【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并网方面的研究,具体为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具有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永续利用的特点,已经成为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也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并网容量的迅速发展,大规模新能源接纳是电网规划与运行部门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上的目的在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将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域(steady
‑
state security region,SSSR)定义在新能源多区域功率注入空间上,建立新能源区域二维或三维功率注入空间,采用最优潮流搜索静态安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的待分析新能源区域的功率增长方向,通过预先构建的静态安全域临界点数学模型获取不同的功率增长方向的静态安全域临界点;通过静态安全域临界点构建新能源多区域功率注入空间静态安全域;基于静态安全域约束确定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安全域临界点数学模型是以新能源功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式中,λ
m
为第m个静态安全域临界点对应的新能源接纳能力系数,是待优化的一维变量;P
NEi
为给定的新能源功率增长方向向量P
NE
=[
…
,P
NEi
,
…
P
NEj
,
…
]
T
中第i个分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广义参数化潮流方程:广义参数化潮流方程:式中:P
Gi
和Q
Gi
为常规机组有功、无功功率;P
Li
和Q
Li
为有功、无功负荷;V
i
和θ
i
为节点电压幅值、相角,θ
ij
=θ
i
‑
θ
j
;G
ij
和B
ij
为节点导纳矩阵的实部、虚部元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常规机组技术出力约束:术出力约束:式中:和为常规机组最小和最大有功技术出力,和为最小和最大无功技术出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新能源出力约束:式中:为新能源理论最大出力,与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和资源特性有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系统旋转备用容量约束:
式中:R
+
和R
‑
为系统所需正旋转备用容量和负旋转备用容量,新能源接纳能力往往制约于R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节点电压幅值约束:式中:和为节点电压幅值下限和上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关键输电断面稳定限额约束:式中:P
Bi
为关键输电断面,为第i个关键输电断面的稳定限额。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区域大规模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区域为两区域时,两区域功率注入空间静态安全域构建方法为:1)给定区域i、j的初始新能源功率注入方向向量分别为P
NE
‑
AREAi
和P
NE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