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岩反应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大气降水流体改造的过程,大气降水流体会对储层进行溶蚀改造作用,现今的油气勘探实践揭示了经大气降水改造后的储层的重要油气价值。大气降水流体沿裂缝体系运移并连续改造围岩,改造后的围岩储集性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流体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在和围岩接触的过程中可能溶解有二氧化碳、可溶解矿物成分等。受大气降水流体改造的储层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塔里木盆地以及四川盆地这两大海相盆地的碳酸盐岩层系尤为突出,从表生期到深埋藏期,储层一直持续受到大气降水改造。这一改造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质、能量变化以及围岩溶解、沉淀的机理尚不清楚,因此需要通过开展模拟地表到深部地层大气降水流体改造围岩的实验来查明。
[0003]实际地质环境中,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对应的温度和压力也同步增加。在模拟地层环境的大气降水流体围岩实验中,最大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控温结构;流体注入结构,包括流体配置组件和注入驱动组件,所述流体配置组件与所述反应釜连接;化学信号采集结构,与所述反应釜连接;回流结构,一端与所述化学信号采集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流体注入结构连接,所述回流结构能够将经过所述化学信号采集结构检测的流体回流至所述流体注入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结构包括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反应釜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配置组件包括:中间容器,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反应釜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由靠近所述中间容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反应釜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预热器和第二阀;气瓶,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连接,所述第二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和气体增压泵;压力容器,通过第三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连接,所述第三管线上设置有第四阀和第一恒压恒流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内存储有二氧化碳气体,所述压力容器内存储有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结构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的输入端通过第四管线与所述化学信号采集结构连接,所述第四管线上设置有回压阀;第二恒压恒流泵,一端与所述分离器的第一出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管线与所述流体配置组件连接,所述第五管线上设置有第五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大气降水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茜,何治亮,刘全有,朱东亚,孟庆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