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596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热利用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供热系统,包括:地热井;循环主管道;循环主管道至少连接有第一换热旁路和第二换热旁路;其中,第一换热旁路和循环主管道的连接位置比第二换热旁路和循环主管道的连接位置距离地热井的输出端更近;第一换热旁路和第二换热旁路分别用于导热介质的热量,并分别将对应的供热介质加热至不同的温度,以输出多种不同温度的供热介质;其中,第一换热旁路将对应的供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温度高于第二换热旁路将对应的供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温度。本申请中多路换热旁路提升了对地热的利用率;且将距离地热井输出端更近的换热旁路用于将供热介质加热至更高温度,提升地热对供热介质加热方式的合理性。理性。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供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热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热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实现碳中和”这一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应运而生。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应用新的节能技术提高社会节能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可再生能源,与太阳能源、风能相比,地热能几乎不受季节影响,是可靠、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尤其适用于对安全要求较高的供热领域。
[0003]目前对地热的利用方式一般是建造地热井,并设置和地热井相连通的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内壳循环流动的导热介质,导热介质通过地热井吸收地热能量,再通过循环管道流动至散热端,并将热量传到输出至用户负载;输出热量之后的导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并重新通过循环管道流回地热井,并重新吸收地热能量,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实现地热的反复循环利用。但目前地热利用方式的利用率有待提高,且对地热的利用方式的合理性也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供热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井;一端和所述地热井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和所述地热井的输出端相连通,并和所述地热井形成导热介质的循环流动回路的循环主管道;所述循环主管道至少连接有第一换热旁路和第二换热旁路;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旁路在所述循环主管道上的连接位置与所述地热井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换热旁路在所述循环主管道上的连接位置与所述地热井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换热旁路和所述第二换热旁路分别用于吸收所述导热介质的热量,并分别将对应的供热介质加热至不同的温度,以输出多种不同温度的供热介质;且所述第一换热旁路将对应的供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换热旁路将对应的供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换热旁路和所述第二换热旁路在内的每一路所述换热旁路中均至少包括,和所述循环主管道相连接的第一换热器,中间循环管道,在所述中间循环管道内循环流动的中间导热介质,以及热泵设备;所述中间循环管道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热泵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导热介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中间导热介质,使得所述中间导热介质的温度升高;所述热泵设备用于吸收所述中间导热介质的热量,并利用吸收的热量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至设定温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设备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王俊逸鞠贵冬王智
申请(专利权)人: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