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581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冷却循环系统、换热装置,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内;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管、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室内墙壁上,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的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冷却管设置在室内墙壁上,冷却管内循环流动的低温水可有效地吸收室外流至墙壁的高温热量以及室内流至墙壁的高温热量,从而使得室内保持较稳定的、舒适的温度。舒适的温度。舒适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温度调节
,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太阳光透过玻璃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室外热空气在房屋关闭不严的情况下进入室内也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另外,太阳强大的热量直射房屋外墙,由于外墙一般设置有保温材料,墙体在接收太阳热量后难以散热,墙体就成为了储热体,在武汉夏天,墙体温度甚至高达50℃左右,墙体一边接受太阳的辐射能量,一边向室内辐射散发热量,墙体在白天储热,晚上放热,所以直至晚上太阳落下也不见室内温度降低,所以人们不得不长时间开空调降温,然而,一般制冷剂均在零下几十度蒸发,所以空调吹出的风特别凉,在吸收室内热空气的热量后温度逐渐升高,从而从整体上降低室内温度,但明显地,室内存在温度梯度,靠近空调出风口位置温度低,远离出风口的位置温度高,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容易造成寒气入体甚至感冒。在日益高长的舒适环境需求背景下,特别是一些少数追求生活品质的群体,亟需一种较舒适的室内降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包括:换热装置;制冷循环系统(1),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压缩机(11)、冷凝器(12)、蒸发器(14),所述蒸发器(14)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内;冷却循环系统(2),所述冷却循环系统(2)包括进水管(22)、冷却管(23),所述冷却管(23)设置在室内墙壁(4)上,所述进水管(22)上设置有水泵(21),所述进水管(22) 的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23)的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却管(23)的出口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
[0004]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水箱(3)、搅拌装置(31),所述蒸发器(14) 设置在所述水箱(3)内的下部,所述搅拌装置(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水箱(3)内,所述进水管(22)的一端伸入所述水箱(3)内的底部,所述冷却管(23) 的出口端伸入所述水箱(3)内的上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14)为翅片式蒸发器。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换热管一(24),所述换热管一(24)设置在所述水箱(3) 内,所述冷却管(23)的出口端与所述换热管一(24)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水管 (22)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一(24)的另一端相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5)、换热管二(25),所述换热管二(25)设置在所述换热器(5)内,所述冷却管(23)的出口端与所述换热管二(25)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水管(22)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二(2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蒸发器(14)靠近所述换热管二(25)或者位于所述换热管二(25) 的正下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二(25)呈盘管状,所述蒸发器(14)为盘管式蒸发器(14)。
[000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二(25)呈长管状,所述换热管二(25)内设置有上下交错的
折流板。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冷却管嵌入设置在室内墙壁上,冷却管内循环流动的低温水可有效地吸收墙壁的高温热量,避免墙体接受太阳热量后成为储热体而向室内辐射散发热量,而从门窗泄漏进来的空气的比热容较小且空气比重较小故而携带的热量也较小,相较于墙体散热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技术的室内温度舒适系统消除了室内热源,从而使得室内保持较稳定的、舒适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室内墙壁上设置有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制冷循环系统;11、压缩机;12、冷凝器;13、膨胀阀;14、蒸发器;
[0017]2、冷却循环系统;21、水泵;22、进水管;23、冷却管;24、换热管一; 25、换热管二;
[0018]3、水箱;31、搅拌装置;
[0019]4、室内墙壁;41、安装槽;
[0020]5、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1、冷却循环系统2、水箱3、搅拌装置31。
[0026]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膨胀阀13、蒸发器14以及制冷剂,所述蒸发器14为翅片式蒸发器,所述蒸发器14设置在所述水箱3 内并被水完全浸泡;所述压缩机11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14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12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11的出口相
连,所述膨胀阀13的入口所述冷凝器 12的出口相连,所述蒸发器14的入口与所述膨胀阀13的出口相连。
[0027]所述冷却循环系统2包括进水管22、冷却管23,所述冷却管23呈盘管状,所述冷却管23设置在所述室内墙壁4上,如图5所示,所述室内墙壁4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23相适配的安装槽41,所述冷却管23完全嵌入在所述安装槽 41内。所述进水管22上设置有水泵21,所述进水管22的一端伸入所述水箱3 内的底部,所述进水管22的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23的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却管23的出口端伸入所述水箱3内的上部。
[0028]所述水箱3内盛装有自来水,自来水的体积占所述水箱3容积的4/5;所述搅拌装置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水箱3内的中部。可以理解的是,自来水将所述蒸发器14、搅拌装置31浸没。搅拌装置一方面自转转动搅动水箱内的水,另一方面还可以左右摇摆,使水箱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制冷循环系统(1),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压缩机(11)、冷凝器(12)、蒸发器(14),所述蒸发器(14)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内;冷却循环系统(2),所述冷却循环系统(2)包括进水管(22)、冷却管(23),所述冷却管(23)设置在室内墙壁(4)上,所述进水管(22)上设置有水泵(21),所述进水管(22)的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23)的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却管(23)的出口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水箱(3)、搅拌装置(31),所述蒸发器(14)设置在所述水箱(3)内的下部,所述搅拌装置(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水箱(3)内,所述进水管(22)的一端伸入所述水箱(3)内的底部,所述冷却管(23)的出口端伸入所述水箱(3)内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温度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