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轨的回弹健腹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73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脱轨的回弹健腹轮,包括轮体、轮轴、复位组件以及设置在轮体两侧的手柄,所述轮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轴上,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轮体连接,用于所述轮体复位;所述轮体还包括行程限位组件和形变限位件,所述形变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行程限位组件的一侧,所述形变限位件与所述行程限位组件间隙配合。形变限位件用于限制行程限位组件的变形程度,在行程限位组件受到较大作用力时,即使发生形变,由于形变限位件的反作用力,行程限位组件的位移以及形变均在合理范围内,回弹健腹轮仍可以正常使用。腹轮仍可以正常使用。腹轮仍可以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轨的回弹健腹轮


[0001]本技术涉及健身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脱轨的回弹健腹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人们对健身锻炼的需求越来越大。手推健腹轮是一种能够锻炼人体肌肉和关节的常用健身设备。普通的健腹轮对用户的健身基础要求较高,需要有较强的肌肉力量才可使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了多功能健腹轮(专利号CN201610440343.9),公开了一种带回弹弹簧的回弹健腹轮,能够调节健腹轮旋转的行程,供初学者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行程和回弹大小。这种回弹健腹轮依靠发条弹簧蓄力,用户回拉健腹轮时,发条弹簧释放能量,用户可更轻松地拉回健腹轮,降低初学者的使用难度。
[0003]在此过程中,健腹轮中的行程固定件沿螺旋槽相对移动。当握住扶手使用健腹轮在地面上向前转动时,因行程固定件不转而主体旋转,使行程定位件在螺旋槽内从外端向内滑动的同时,还在行程固定件的滑道孔内从外向内滑动,当行程定位件滑动至螺旋槽内端处卡停而使健腹轮停止向前转动。但是,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在将健腹轮推至最远端时,处于恐惧心理,直接将健腹轮松开,此时发条弹簧蓄力最大,直接带动扶手回转,同时带动行程定位件转动,由于发条弹簧的巨大回弹力,行程定位件直接撞击缓冲件导致行程定位件从螺旋槽中脱出或缓冲件损坏,最终导致健腹轮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防脱轨的回弹健腹轮,通过限制定位件的形变,防止定位件从行程槽中脱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脱轨的回弹健腹轮,包括轮体、轮轴、复位组件以及设置在轮体两侧的手柄,所述轮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轴上,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轮体连接,用于所述轮体复位;所述轮体还包括行程限位组件和形变限位件,所述形变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行程限位组件的一侧,所述形变限位件与所述行程限位组件间隙配合。
[0007]优选地,所述行程限位组件包括:行程固定件,与所述轮轴连接;行程槽,与所述轮体连接,且所述行程槽的槽口与所述行程固定件相对设置;定位件,一端与所述行程固定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行程槽滑移配合;
[0008]所述形变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行程固定件远离所述行程槽的一侧,所述形变限位件与所述行程固定件在轴向上间隙配合;所述间隙为所述定位件的最大形变间隙,以限制所述定位件脱离所述行程槽。
[0009]优选地,所述行程固定件包括轮轴固定部和定位件限位部,所述轮轴固定部与所述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限位部位于所述行程槽的开口侧,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件限位部活动连接;
[0010]所述定位件限位部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上的第一滑道孔,所述定位件的端部穿
过所述第一滑道孔与所述行程槽滑移配合,所述定位件通过行程压件与所述行程固定件连接,使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第一滑道孔移动。
[0011]优选地,所述行程压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道孔适配的第二滑道孔,所述定位件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中部的尺寸大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尺寸,且所述上部位于所述第二滑道孔中,所述下部穿过所述第一滑道孔与所述行程槽滑移配合,所述行程压件与所述行程固定件固定连接,并夹持所述中部以定位所述定位件;
[0012]或,
[0013]所述行程压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孔上表面的第一压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滑道下表面的第二压件,所述第一压件与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孔上表面的部分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件与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孔下表面的部分定位件固定连接,以定位所述定位件。
[0014]优选地,所述板体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形变限位件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0015]所述板体为圆盘形,所述延伸部为圆环形;或者,
[0016]所述板体为长条形,所述延伸部为圆弧形。
[0017]优选地,所述轮体包括主架和位于主架两侧的侧盖,所述主架和两个所述侧盖分别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轮轴贯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架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行程槽设置在所述主架的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0018]优选地,所述形变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为块状结构,所述形变限位件的一侧与所述主架的内环凸台固定连接,另一侧延伸至所述行程固定件的上方,与所述行程固定件间隙配合。
[0019]优选地,所述形变限位件形成在所述侧盖内壁上,并朝向所述行程固定件延伸,所述形变限位件为环形凸台,端部与所述行程固定件的外表面间隙配合。
[0020]优选地,所述轮体包括主架和位于主架两侧的侧盖,所述主架和两个所述侧盖分别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轮轴贯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架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行程槽设置在所述侧盖的内侧,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0021]优选地,所述形变限位件形成在所述主架远离所述复位组件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且所述形变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朝向所述行程固定件延伸,端部与所述行程固定件的外表面间隙配合。
[0022]优选地,所述轮体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合拢形成腔体,所述轮轴贯穿所述腔体,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部的内侧,所述行程槽位于所述第二分部的内侧,所述行程固定件、所述定位件以及所述形变限位件设置在行程槽朝向第一分部的一面;
[0023]所述第一分部或所述第二分部的内侧壁具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内延部,所述形变限位件形成在所述内延部朝向所述行程固定件的一面,且所述形变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朝向所述行程固定件延伸,端部与所述行程固定件的外表面间隙配合。
[002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回弹健腹轮,增加了形变限位件,形变限位件固定在行
程限位组件的一侧,并与行程限位组件间隙配合,以限制行程限位组件的变形程度,在行程限位组件受到较大作用力时,即使发生形变,由于形变限位件的反作用力,行程限位组件的位移以及形变均在合理范围内,回弹健腹轮仍可以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回弹健腹轮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回弹健腹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回弹健腹轮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回弹健腹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回弹健腹轮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轨的回弹健腹轮,包括轮体、轮轴、复位组件以及设置在轮体两侧的手柄,所述轮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轴上,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轮体连接,用于所述轮体复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还包括行程限位组件和形变限位件,所述形变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行程限位组件的一侧,所述形变限位件与所述行程限位组件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位组件包括:行程固定件,与所述轮轴连接;行程槽,与所述轮体连接,且所述行程槽的槽口与所述行程固定件相对设置;定位件,一端与所述行程固定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行程槽滑移配合;所述形变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行程固定件远离所述行程槽的一侧,所述形变限位件与所述行程固定件在轴向上间隙配合;所述间隙为所述定位件的最大形变间隙,以限制所述定位件脱离所述行程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固定件包括轮轴固定部和定位件限位部,所述轮轴固定部与所述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限位部位于所述行程槽的开口侧,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件限位部活动连接;所述定位件限位部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上的第一滑道孔,所述定位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滑道孔与所述行程槽滑移配合,所述定位件通过行程压件与所述行程固定件连接,使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第一滑道孔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弹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压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道孔适配的第二滑道孔,所述定位件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中部的尺寸大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尺寸,且所述上部位于所述第二滑道孔中,所述下部穿过所述第一滑道孔与所述行程槽滑移配合,所述行程压件与所述行程固定件固定连接,并夹持所述中部以定位所述定位件;或,所述行程压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孔上表面的第一压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滑道下表面的第二压件,所述第一压件与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孔上表面的部分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件与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孔下表面的部分定位件固定连接,以定位所述定位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弹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形变限位件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张小奔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安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