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58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包括气缸、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气缸由活塞管、活塞杆和活塞组合构成,活塞为活动设置在活塞管的内腔之中;通过设置由气缸、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组合构成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并将气缸设置成由活塞管、活塞杆和活塞组合构成,并通过在活塞管的靠底端位置处预留有气管口,并在气管口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气门芯,从而通过充气设备向活塞管中充气,从而使得活塞管、活塞杆向两端移动,从而让气缸通过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抵在电梯口上,从而实现对电梯口进行安全防护的目的,并且其装置整体拆装非常的方便,从而有效缩短了其拆装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进度。高施工进度。高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而随着现在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电梯也成为了建筑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梯井口在电梯未安装时,其位置是中空结构,其位置极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建筑体在电梯未安装前,其井口位置都会设置防护结构,但是传统的防护结构较为简单,其防护效果较差,且其安装较为不便,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包括气缸、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气缸由活塞管、活塞杆和活塞组合构成,所述活塞为活动设置在活塞管的内腔之中,所述活塞管的底面为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上,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管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相连接,所述活塞管的内腔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尺寸相同,且第一限位环的内径与活塞杆的直径相吻合。
[0005]优选的,所述活塞管的靠底端位置处预留有气管口,且气管口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气门芯,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抵在建筑体上电梯口的两侧边上。
[0006]优选的,所述气缸在建筑体上的电梯口位置处共等间距设置有多根,且相邻气缸之间的设置间距不得大于三十厘米。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为截面呈L字形的板体结构,且其朝向电梯口侧边平面的平面上固定胶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为橡胶板,且其板体上开设有防滑槽。
[0008]优选的,所述防滑槽为半球形槽口,且其槽口在垫板上共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第一支撑座的结构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安装有报警机构,其报警机构上设置有电池、信号灯、蜂鸣器、气压计,且其内部设置有PLC控制模块,其信号灯、蜂鸣器和气压计均与PLC控制模块进行电信号连接,其气压计上的气压传感单元为设置在活塞管的内腔之中。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设置由气缸、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组合构成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并将气缸设置成由活塞管、活塞杆和活塞组合构成,并通过在活塞管的靠底端位置处预留有
气管口,并在气管口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气门芯,从而通过充气设备向活塞管中充气,从而使得活塞管、活塞杆向两端移动,从而让气缸通过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抵在电梯口上,从而实现对电梯口进行安全防护的目的,并且其装置整体拆装非常的方便,从而有效缩短了其拆装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进度;
[0012]2.并通过在第一支撑座上安装报警机构,并在报警机构上设置信号灯、蜂鸣器、气压计等结构,并将气压计上的气压传感单元设置在活塞管的内腔之中,从而通过其对活塞管内腔之中的气压进行监测,从而保证其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半剖视图;
[0016]图4为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第一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实际使用效果图。
[0019]图中:气缸1、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活塞管4、活塞杆5、活塞6、第一限位环7、第二限位环8、气压传感单元9、气管口10、报警机构11、电池12、信号灯13、蜂鸣器14、垫板15、防滑槽16、建筑体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包括气缸1、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气缸1由活塞管4、活塞杆5和活塞6组合构成,活塞6为活动设置在活塞管4的内腔之中,活塞管4的底面为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2上,活塞杆5远离活塞管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3相连接,活塞杆5的另一端与活塞6相连接,活塞管4的内腔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环7和第二限位环8,第一限位环7和第二限位环8的尺寸相同,且第一限位环7的内径与活塞杆5的直径相吻合,活塞管4的靠底端位置处预留有气管口10,且气管口10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气门芯,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分别抵在建筑体17上电梯口的两侧边上,通过设置由气缸1、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组合构成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并将气缸1设置成由活塞管4、活塞杆5和活塞6组合构成,并通过在活塞管4的靠底端位置处预留有气管口10,并在气管口10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气门芯,从而通过充气设备向活塞管4中充气,从而使得活塞管4、活塞杆5向两端移动,从而让气缸1通过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抵在电梯口上,从而实现对电梯口进行安全防护的目的,并且其装置整体拆装非常的方便,从而有效缩短了其拆装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进度。
[0022]气缸1在建筑体17上的电梯口位置处共等间距设置有多根,且相邻气缸1之间的设置间距不得大于三十厘米;
[0023]第一支撑座2为截面呈L字形的板体结构,且其朝向电梯口侧边平面的平面上固定胶接有垫板15,垫板15为橡胶板,且其板体上开设有防滑槽16,防滑槽16为半球形槽口,且其槽口在垫板15上共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座3的第一支撑座2的结构相同;
[0024]第一支撑座2上安装有报警机构11,其报警机构11上设置有电池12、信号灯13、蜂鸣器14、气压计,且其内部设置有PLC控制模块,其信号灯13、蜂鸣器14和气压计均与PLC控制模块进行电信号连接,其气压计上的气压传感单元9为设置在活塞管4的内腔之中,通过信号灯13以检测电池12电量是否充足,并通过设置蜂鸣器14,从而让活塞管4中气压不足时,以实现报警;
[0025]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由气缸1、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组合构成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并将气缸1设置成由活塞管4、活塞杆5和活塞6组合构成,并通过在活塞管4的靠底端位置处预留有气管口10,并在气管口10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气门芯,从而通过充气设备向活塞管4中充气,从而使得活塞管4、活塞杆5向两端移动,从而让气缸1通过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抵在电梯口上,从而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包括气缸(1)、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由活塞管(4)、活塞杆(5)和活塞(6)组合构成,所述活塞(6)为活动设置在活塞管(4)的内腔之中,所述活塞管(4)的底面为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2)上,所述活塞杆(5)远离活塞管(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3)相连接,所述活塞杆(5)的另一端与活塞(6)相连接,所述活塞管(4)的内腔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环(7)和第二限位环(8),所述第一限位环(7)和第二限位环(8)的尺寸相同,且第一限位环(7)的内径与活塞杆(5)的直径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管(4)的靠底端位置处预留有气管口(10),且气管口(10)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气门芯,所述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分别抵在建筑体(17)上电梯口的两侧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电梯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在建筑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嘉杨鑫解斌王志超王晓晓邱学武马军魏静王成玮郝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