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内撑开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114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体内撑开复位器,其包括钳体,钳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筒,外套筒上设有条状槽口,第二钳臂的工作端穿插于条状槽口内,外套筒内套装有内杆,内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钳臂的工作端,内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筒外,内杆的另一端设有撑开球,撑开球包括套环、撑开片和挡块,套环套装在内杆上,挡块固定设在内杆上,套环位于外套筒和挡块之间,套环和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撑开片,多个撑开片沿内杆的周向环绕布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椎体内撑开复位器,其能够从骨折椎体的内部撑开塌陷骨块,使骨折椎体良好复位,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体内撑开复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骨折的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复位机理是通过间接牵拉对骨折椎体进行复位,骨折椎体四周受椎间盘纤维环牵拉能够有效的复位,但前中柱中央骨块无法受到牵拉而复位,形成中央部塌陷缺损,造成复位不足,同时复位后椎体内会形成空腔,致使前方支撑不足,远期椎体高度会进一步丢失甚至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后凸畸形加重,残留腰背痛,甚至内固定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椎体内撑开复位器,其能够从骨折椎体的内部撑开塌陷骨块,使骨折椎体良好复位,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0004]本技术椎体内撑开复位器,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一端为握持端,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另一端为工作端,所述第一钳臂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上设有条状槽口,所述条状槽口贯穿外套筒并且沿外套筒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钳臂的工作端穿插于所述条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内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一端为握持端,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另一端为工作端,所述第一钳臂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上设有条状槽口,所述条状槽口贯穿外套筒并且沿外套筒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钳臂的工作端穿插于所述条状槽口内,当所述第二钳臂相对于第一钳臂转动时,所述第二钳臂的工作端能够沿着条状槽口作靠近或远离第一钳臂工作端的运动,所述外套筒内套装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钳臂的工作端,当所述第二钳臂的工作端沿着条状槽口作靠近或远离第一钳臂工作端的运动时,所述内杆沿着外套筒的筒腔滑动,所述内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筒外,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设有撑开球,所述撑开球包括套环、撑开片和挡块,所述套环套装在内杆上,所述挡块固定设在内杆上,所述套环位于外套筒和挡块之间,所述套环和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撑开片,多个所述撑开片沿内杆的周向环绕布置,当所述套环靠近挡块移动时,所述撑开片能够向远离内杆的方向凸起变形,所述条状槽口穿过外套筒的中轴线,所述条状槽口与外套筒的筒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内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臂的工作端设有条状滑孔,所述条状滑孔沿着第二钳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内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滑柱,所述滑柱滑动设于条状滑孔内,当所述第二钳臂的工作端沿着条状槽口作靠近或远离第一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鐘阳张巍郭徽曾初阳马睿任晓萌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