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06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底座一端固定安装有扶手,底座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顶部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顶部设置有磁共振仪,保护壳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转环固定安装在蜗杆一端,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固定套设在螺杆一端,螺杆底端通过轴承与保护壳内壁转动连接,螺杆一端螺纹贯穿移动板与移动板螺纹连接,移动板一端与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移动板顶端,支撑杆一端贯穿保护壳内壁与保护壳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杆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磁共振成像装置不方便携带的问题。方便携带的问题。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自己时间的利用越来越苛刻,生活中,我们对于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通过对设备的创新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在摄像空间生成均匀的磁场的超导磁铁等静磁场发生装置;为了在摄像截面附加位置信息,在摄像空间生成脉冲状的倾斜磁场的倾斜磁场发生装置;产生高频的电磁波的照射线圈,该电磁波用于使构成被检测体的原子核产生磁共振;以及检测由磁共振产生的回波信号(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等,使用回波信号再构成图像而得到断层图像,目前市场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在使用时调节效果差容易导致磁共振成像装置便携性降低,从而使得磁共振成像装置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不方便进行搬运来适应患者的磁共振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达到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一端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顶部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顶部设置有磁共振仪,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保护壳,转环,蜗杆,蜗轮,螺杆,移动板,凹槽,支撑杆,支撑板,所述保护壳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所述转环固定安装在蜗杆一端,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螺杆一端,所述螺杆底端通过轴承与保护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一端螺纹贯穿移动板与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一端与凹槽内壁滑动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移动板顶端,所述支撑杆一端贯穿保护壳内壁与保护壳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杆顶端,这样设置使得在蜗杆与蜗轮啮合作用下使得螺杆更加方便的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在螺杆和两个凹槽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上下移动。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工作台,连接块,连接槽,定位柱,定位槽,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端,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柱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端,所述定位柱与定位槽内壁滑动连接,这样设置使得连接块卡入到连接槽中使得工作台和支撑板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连接,从而更加方便的对工作台和支撑板进行安装拆卸工作,方便对磁共振仪进行拆卸维修。
[0007]优选的,所述蜗杆一端贯穿保护壳内壁与保护壳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蜗杆一端没有设置螺纹,所述蜗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保护壳内壁转动连接,这样设置使得转动转环能
够更加方便的带动蜗杆进行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螺杆一端没有设置螺纹,所述凹槽共两个,两个凹槽依次开设在保护壳内壁,所述支撑杆共四个,这样设置使得移动板带动支撑杆更加稳固的推动支撑板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对磁共振仪高度调节的目的,从而使得磁共振仪能够更加方便的对不同患者进行磁共振工作。
[0009]优选的,所述磁共振仪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端,所述连接槽开设在支撑板顶端,所述定位槽共四个,四个定位槽依次开设在支撑板顶端,这样设置使得在定位柱和定位槽的作用下使得工作台和支撑板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对接安装工作。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通过拉动扶手使得装置在底座和万向轮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进行移动到任意工作位置,通过转动转环能够更加方便的带动蜗杆进行转动,在蜗杆与蜗轮啮合作用下使得螺杆更加方便的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在螺杆和两个凹槽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移动板带动支撑杆更加稳固的推动支撑板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对磁共振仪高度调节的目的,从而使得磁共振仪能够更加方便的对不同患者进行磁共振工作,提高了装置对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便携效果。
[0012](2)、本技术通过连接块卡入到连接槽中使得工作台和支撑板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连接,同时在定位柱和定位槽的作用下使得工作台和支撑板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对接安装工作,从而更加方便的对工作台和支撑板进行安装拆卸工作,方便对磁共振仪进行拆卸维修,提高了装置对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便携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A正面剖视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结构B正面剖视放大图。
[0017]图中:1、底座;2、万向轮;3、扶手;4、调节装置;401、保护壳;402、转环;403、蜗杆;404、蜗轮;405、螺杆;406、移动板;407、凹槽;408、支撑杆;409、支撑板;5、连接装置;501、工作台;502、连接块;503、连接槽;504、定位柱;505、定位槽;6、磁共振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底座1一端固定安装有扶手3,通过拉动扶手3使得装置在底座1和万向轮2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进行移动到任意工作位置,底座1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4,调节装置4顶部设置有连接装置5,连接装置5顶部设置有磁共振仪6,保护壳401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端,转环402固定安装在蜗杆403一端,蜗杆403与蜗轮404啮合,蜗杆403一端贯穿保护壳401内壁与保护壳401内壁滑动连接,蜗杆403一端没有设置螺纹,蜗杆403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保护壳401内壁转动连接,这样设置使得转动转环402能够更加方便的带动蜗杆403进行转动,在蜗杆403与蜗轮404啮合作用下使得螺杆405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转动,蜗轮404固定套设在螺杆405一端,螺杆405底端通过轴承与保护壳401内壁转动连接,螺
杆405一端螺纹贯穿移动板406与移动板406螺纹连接,移动板406一端与凹槽407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杆408固定安装在移动板406顶端,支撑杆408一端贯穿保护壳401内壁与保护壳401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板409固定安装在支撑杆408顶端,螺杆405一端没有设置螺纹,凹槽407共两个,两个凹槽407依次开设在保护壳401内壁,支撑杆408共四个,这样设置使得移动板406在螺杆405和两个凹槽407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移动板406带动支撑杆408更加稳固的推动支撑板409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对磁共振仪6高度调节的目的,从而使得磁共振仪6能够更加方便的对不同患者进行磁共振工作,连接块50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501底端,连接块502与连接槽503内壁滑动连接,定位柱504固定安装在工作台501底端,定位柱504与定位槽505内壁滑动连接,磁共振仪6固定安装在工作台501顶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一端固定安装有扶手(3),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顶部设置有连接装置(5),所述连接装置(5)顶部设置有磁共振仪(6),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保护壳(401),转环(402),蜗杆(403),蜗轮(404),螺杆(405),移动板(406),凹槽(407),支撑杆(408),支撑板(409),所述保护壳(401)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端,所述转环(402)固定安装在蜗杆(403)一端,所述蜗杆(403)与蜗轮(404)啮合,所述蜗轮(404)固定套设在螺杆(405)一端,所述螺杆(405)底端通过轴承与保护壳(40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405)一端螺纹贯穿移动板(406)与移动板(406)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406)一端与凹槽(407)内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08)固定安装在移动板(406)顶端,所述支撑杆(408)一端贯穿保护壳(401)内壁与保护壳(4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09)固定安装在支撑杆(408)顶端。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智慧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