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缝纫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5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缝纫线,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部分缝纫线弹性形变性能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纱芯、勒紧纱、蓬松层和外包覆纱,勒紧纱设置为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第一涤纶异形单纱且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氨纶纤维,利用该类材料具有的弹性形变性能好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性能好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性能好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缝纫线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缝纫线。

技术介绍

[0002]缝纫线即为针织衣物制品所需的线,缝纫线按原料可分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缝纫线及混合缝纫线三大类。
[0003]缝纫线是指缝合纺织材料、塑料、皮革制品和缝订书刊等用的线。缝纫线具备可缝性、耐用性与外观质量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物品的缝合需要缝纫线具有不同的性质,弹性便是缝纫线较为常见的性能,在一些纺织品缝合处的纱线若是弹性性能不佳时,则会在纺织品的缝合处在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出现纺织品被扯坏的现象,因而设置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形变性能的缝纫线结构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缝纫线,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缝纫线整体弹性形变性能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新型缝纫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纱芯、勒紧纱、蓬松层和外包覆纱,所述勒紧纱设置为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第一涤纶异形单纱且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侧。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纱芯、勒紧纱、蓬松层和外包覆纱的共同作用构成了缝纫线的整体结构,利用蓬松层具有的蓬松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蓬松程度,同时使得缝纫线在受到外力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进行形变,同时将勒紧纱设置为第一涤纶异形单纱且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侧,该设置在缝纫线整体在受到沿其长度方向的拉力时,利用勒紧纱表面具有的棱角可以更好地勒紧纱芯和蓬松纱进行形变,确保缝纫线整体弹性形变性能的稳定。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蓬松层由若干蓬松纱螺旋缠绕在勒紧纱的外侧形成。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根蓬松纱螺旋缠绕在勒紧纱的外侧,一方面确保蓬松层整体具有稳定的蓬松度,另一方面确保勒紧纱可以更好地抵紧蓬松层,使得蓬松层进行形变,进而使得结构整体可形变的程度和弹性性能更好。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蓬松纱的缠绕方向与勒紧纱的缠绕方向相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蓬松纱之间形成的纱线间的间隙与勒紧纱之间形成的纱线间的间隙相互交叉,进而使得蓬松纱线与勒紧纱之间的表面粗糙度更大,进一步加强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蓬松纱由腈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腈纶纤维具有的蓬松度高、弹性好和易于染色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性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芯设置为截面形状为梅花状的第二涤纶异形单纱。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梅花状的第二涤纶异形单纱表面具有的长条槽来确保纱芯的周壁上具有均布的长条状的孔隙,使得纱芯和结构整体的蓬松度和可形变的程度更大,增强结构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覆纱螺旋缠绕在蓬松层的外侧且外包覆纱的缠绕方向与蓬松纱的缠绕方向相反。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使得外包覆纱自身形成的纱线间的间隙与蓬松纱缠绕过程中产生的纱线间的间隙相互交叉,使得外包覆纱与蓬松层接触面间的表面粗糙度更大,进而增强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覆纱由氨纶纤维和截面形状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涤纶异形纤维表面具有的长条槽来增大外包覆纱内部的孔隙量以及外包覆纱整体的蓬松度,使得外包覆纱整体的可形变程度更大,同时利用涤纶材质的涤纶异形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具有的弹性好的特点来进一步加强结构整体的弹性。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纱芯、勒紧纱、蓬松层和外包覆纱的共同作用构成了缝纫线的整体结构,利用蓬松层具有的蓬松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蓬松程度,同时使得缝纫线在受到外力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进行形变,同时将勒紧纱设置为第一涤纶异形单纱且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侧,该设置在缝纫线整体在受到沿其长度方向的拉力时,利用勒紧纱表面具有的棱角可以更好地勒紧纱芯和蓬松纱进行形变,确保缝纫线整体弹性形变性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纱芯;2、勒紧纱;3、蓬松层;4、外包覆纱;5、蓬松纱;6、腈纶纤维;7、氨纶纤维;8、涤纶异形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一种新型缝纫线,如图1所示,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纱芯1、勒紧纱2、蓬松层3和外包覆纱4,纱芯1设置为截面形状为梅花状的第二涤纶异形单纱,利用涤纶材质的纤维具有的弹性形变性能好的特点来确保第二涤纶异形单纱和纱芯1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进而有效提高缝纫线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同时利用梅花状截面形状的第二涤纶异形单纱表面具有的长条槽来确保纱芯1具有良好的空隙,确保纱芯1具有良好的蓬松度,进而确保缝纫线整体具有良好的蓬松度,使得缝纫线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可形变的程度更大,进而加强缝纫线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同时通过第二涤纶异形单纱表面具有的长条槽来削
减第二涤纶异形单纱。
[0026]如图1所示,勒紧纱2设置为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第一涤纶异形单纱且通过走锭纺机螺旋缠绕在纱芯1的外侧,该设置在缝纫线整体受到沿其长度方向的拉力的时候,勒紧纱2会绷紧,利用三角形截面形状的第一涤纶异形单纱表面具有的棱角与纱芯1和蓬松层3相抵可以更好地带动纱芯1和蓬松层3进行弹性形变,确保缝纫线整体弹性形变性能的稳定,利用涤纶材质的纤维具有的弹性形变性能好的特点来加强第一涤纶异形单纱和勒紧纱2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进而加强缝纫线整体的弹性形变性能。
[0027]如图1所示,蓬松层3由若干蓬松纱5通过走锭纺机螺旋缠绕在勒紧纱2的外侧形成,若干蓬松纱5的缠绕方向与勒紧纱2的缠绕方向相反,通过多个蓬松纱5的缠绕确保蓬松层3可以稳定地包覆在勒紧纱2的外侧,确保勒紧纱2在绷紧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带动蓬松层3进行形变,同时将蓬松纱5的缠绕方向与勒紧纱2的缠绕方向设置为相反的结构,使得蓬松纱5缠绕过程中纱线间的间隙与勒紧纱2缠绕过程中纱线间的间隙相互交叉,使得蓬松层3与勒紧纱2间的摩擦系数更大,使得缝纫线整体的结构强度更好,蓬松纱5由腈纶纤维6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腈纶材质的纤维具有的蓬松度高、弹性好和易于染色的特点来加强蓬松纱5整体的性能,进而有效提高蓬松纱5以及缝纫线整体的蓬松性能,使得缝纫线整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可形变的程度更大。
[0028]如图1所示,外包覆纱4通过走锭纺机螺旋缠绕在蓬松层3的外侧且外包覆纱4的缠绕方向与蓬松纱5的缠绕方向相反,该设置使得外包覆纱4螺旋缠绕形成的纱线间的间隙与蓬松纱5缠绕过程中形成的间隙相互交叉,使得外包覆纱4与蓬松纱5接触面之间的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纱芯(1)、勒紧纱(2)、蓬松层(3)和外包覆纱(4),所述勒紧纱(2)设置为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第一涤纶异形单纱且螺旋缠绕在纱芯(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缝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层(3)由若干蓬松纱(5)螺旋缠绕在勒紧纱(2)的外侧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缝纫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蓬松纱(5)的缠绕方向与勒紧纱(2)的缠绕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缝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辉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