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骶尾部凹形垫
[0001]本技术涉及压力性损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骶尾部凹形垫。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压力性损伤俗称压疮、褥疮,是指由于剧烈和(或)持续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部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与医疗器械接触处,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目前常见的防压力性损伤垫大多为海绵垫、啫喱垫等平毯式软垫,由于患者皮肤薄弱或其骨隆处直接接触垫子产生的摩擦力、剪切力、垂直压力,在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下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性损伤,且现有的防压力性损伤垫无测量指标,只能凭主观判断是否出现压力性损伤,无法做到压力的准确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骶尾部凹形垫,设置两组交替充气的骶尾部气囊以及腰部气囊,通过分隔片上侧两组气囊轮流支撑骨隆处、皮肤薄弱处以外的肌肉丰富处,从而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在骶尾部支撑部的一侧延伸有腰部支撑部,符合脊柱生理曲度,增加使用者舒适感,同时增加骶尾部受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骶尾部凹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骶尾部支撑部(1)和腰部支撑部(2),所述骶尾部支撑部(1)为环形,所述腰部支撑部(2)为固定于所述骶尾部支撑部(1)外侧的梯形,且所述骶尾部支撑部(1)与所述腰部支撑部(2)内侧相连通,所述骶尾部支撑部(1)内侧设置有水平延伸到所述腰部支撑部(2)内侧的分隔片(3);所述分隔片(3)顶侧靠近所述骶尾部支撑部(1)一侧设置有涡状骶尾部气囊(301),且所述分隔片(3)顶侧靠近所述腰部支撑部(2)一侧设置有梯形腰部气囊(302),所述骶尾部气囊(301)端部靠近所述腰部气囊(302)一侧连通有气筒(303),所述气筒(303)另一端外侧设置有连通所述腰部气囊(302)的导管(304),所述气筒(303)靠近所述导管(304)一端滑动配合有穿入该气筒(303)内侧的连杆(307),所述气筒(303)内侧的所述连杆(307)端部固定有活塞块(308),所述活塞块(308)与所述气筒(303)配合形成活塞结构,所述连杆(307)外端部固定有竖向延伸的矩形方框状传动框(307a),该传动框(307a)外侧的所述分隔片(3)顶侧固定有电动机(305),所述电动机(305)输出端固定有转盘(306),所述转盘(306)外侧偏心处固定有穿入所述传动框(307a)内的传动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