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单养、群养多用途笼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37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单养、群养多用途笼具,主要包括笼体、笼门、固定挡板、活动挡板、滑槽。实现了实验动物单笼饲养和群养之间的便捷切换,能有效减少实验动物刻板行为的出现。的出现。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动物单养、群养多用途笼具


[0001]本技术属于动物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可用于实验动物单笼饲养,也可用于群养的多用途笼具。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比格犬、食蟹猴等实验动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科学实验中。与自由活动的动物相比,在实验环境中饲养的动物活动状态受到较多的限制,长时间的单笼饲养会使动物出现重复性的、不变的行为举止如呆板、强迫行为等。实验动物各成员间适量的相互交流对其正常发育和动物福利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减少刻板行为的出现。而普通的单笼饲养笼具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可用于实验动物单养也可用于群养的多用途实验动物笼具。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实验动物单养、群养多用途笼具,包括:左笼体、右笼体、笼门、笼体立柱、笼体底板、笼体前面、笼体后面、笼体顶面,左笼体和右笼体相邻的笼体立柱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置固定挡板、活动挡板、滑槽,滑槽和固定挡板之间设置可以沿滑槽滑动的活动挡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与笼体底板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且处于同一平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与支撑板一体成型,并通过支撑板进行支撑。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左笼体和右笼体的笼体前面上分别设置一个笼门,笼门的面积与笼体前面的面积相同,在两个笼门相邻的笼体立柱上靠近滑槽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笼耳,笼耳沿滑槽方向凸出于夹层,笼耳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笼体锁孔。/>[000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靠近滑槽的位置设有一个活动挡板舌,活动挡板舌沿滑槽方向凸出于夹层,活动挡板舌的相应位置设有挡板锁孔。
[0010]进一步地,当活动挡板沿滑槽完全插入夹层后,所述挡板锁孔正好与左右笼体锁孔对齐。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把手。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把手设置于笼体前面且高度位于活动挡板的中间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小孔,两支撑板通过贯穿于小孔的连接装置进行连接。
[0014]将活动挡板插入滑槽,用挂锁穿过笼体锁孔和挡板锁孔可锁住活动挡板,此时笼具为单笼饲养。将锁打开,抽出活动挡板,动物即可在笼具间自由穿越,为群养状态。此笼具具有一笼两用的效果,在不额外增加动物设施面积和笼具数量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单养、群养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左笼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右笼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滑槽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左笼体;2.右笼体;3.笼门;4笼体立柱;5固定挡板;6活动挡板;7把手;8滑槽;9支撑板;10笼体底板;11笼耳;12活动挡板舌;13笼体锁孔;14挡板锁孔;15夹层;16小孔;17笼体前面;18笼体后面;19笼体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 1

6 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5所示,一种实验动物单养、群养多用途笼具,包括左笼体1、右笼体2、笼门3、笼体立柱4、笼体底板10、笼体前面17、笼体后面18、笼体顶面19,所述左笼体1和右笼体2相邻的笼体立柱3之间形成夹层15,滑槽8设置于夹层底部,固定挡板5设置于夹层上部,滑槽8和固定挡板5之间设置可以沿滑槽8滑动的活动挡板6。
[0025]滑槽8与左笼体1和右笼体2的笼体底板10通过焊接固定在同一平面,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板9与滑槽8一体成型。
[0026]左笼体1和右笼体2的笼体前面17上分别设置一个笼门3,笼门3的面积与笼体前面17的面积相同,在两个笼门3相邻的笼体立柱4上分别设有一个笼耳11,笼耳11沿滑槽8方向凸出于夹层15,笼耳11设置在靠近滑槽8的位置,两个笼耳上分别设置一个笼体锁孔13.
[0027]活动挡板6上设置把手7,把手位于笼体前面17一侧并且高度位于活动挡板6的中间位置。活动挡板6靠近滑槽8的位置设置一个活动挡板舌12,活动挡板舌12沿滑槽8方向凸出于夹层15,活动挡板舌12上设有挡板锁孔14,当活动挡板6沿滑槽8滑动并完全插入夹层15后,挡板锁孔14正好与笼体锁孔13对齐,然后通过挂锁将笼体和活动挡板锁在一起。
[0028]滑槽8下方的两个支撑板9上分别设置小孔16,两支撑板9通过贯穿于小孔16的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对滑槽和左右笼体起到固定作用。两支撑板9也可以通过贯穿于小孔16的铆钉进行连接。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6所示,一种实验动物单养、群养多用途笼具,固定挡板5设置于夹层内靠近笼体后面18的一侧,活动挡板6设置于夹层内靠近笼体前面17的一侧,当活动挡板6沿滑槽8滑动并完全插入夹层15后活动挡板6与固定挡板5贴合在一起。其他结构和连接与实施例1相同。
[003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
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动物单养、群养多用途笼具,包括:左笼体(1)、右笼体(2)、笼门(3)、笼体立柱(4)、笼体底板(10)、笼体前面(17)、笼体后面(18)、笼体顶面(19),其中:左笼体(1)和右笼体(2)相邻的笼体立柱(4)之间形成夹层(15),夹层(15)内设置固定挡板(5)、活动挡板(6)、滑槽(8),滑槽(8)和固定挡板(5)之间设置可以沿滑槽(8)滑动的活动挡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8)与笼体底板(10)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且处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与支撑板(9)一体成型,并通过支撑板(9)进行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笼体(1)和右笼体(2)的笼体前面(17)上分别设置一个笼门(3),笼门(3)的面积与笼体前面(17)的面积相同,在两个笼门(3)相邻的笼体立柱(4)上靠近滑槽(8)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鹏潘德桐门建悦赵欣然周博宇吴昊泽付世卓张淞策王玉涛刘俊楠傅万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诚新药评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