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隧道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18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隧道灯,包括整体呈矩形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边缘向下延伸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发光组件的光源容纳腔,所述光源容纳腔的底部开口处密封地盖设有灯罩,所述光源容纳腔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向上凹陷形成的内腔,所述内腔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呈长方形设置,所述内腔的底部朝向内腔的开口端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电源的电源容纳腔,所述电源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并密封地盖设有盖板;所述壳体的顶部还具有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与所述内腔邻接设置,且高度与所述内腔的高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避免电源过热,有利于延长LED灯使用寿命等优点。寿命等优点。寿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隧道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的涉及一种LED隧道灯。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灯是用于隧道照明的特殊灯具。隧道作为特殊路段,当车辆在驶入、通过和驶出隧道的过程中,亮度的突变使视觉产生
ꢀ“
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为适应视觉的变化,需设置附加电光照明。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LED隧道灯(公开号为CN211694566U),该方案中发光组件安装在散热器的底部,电源架设地安装在散热器上,由于外界光线无法直接进入隧道内,隧道灯需要24小时保持常亮,发光组件和电源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发光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向上散发,导致架设在散热器上的电源存在温度过高而损坏的风险,影响隧道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合理,能够避免电源过热,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的LED隧道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LED隧道灯,包括整体呈矩形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边缘向下延伸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发光组件的光源容纳腔,所述光源容纳腔的底部开口处密封地盖设有灯罩,所述光源容纳腔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向上凹陷形成的内腔,所述内腔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呈长方形设置,所述内腔的底部朝向内腔的开口端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电源的电源容纳腔,所述电源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并密封地盖设有盖板;所述壳体的顶部还具有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与所述内腔邻接设置,且高度与所述内腔的高度一致。
[0005]上述结构中,电源容纳腔是从内腔的底部朝向开口端凹陷形成的,也就是说电源容纳腔的腔壁与内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而散热片组与内腔邻接设置。这样,LED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组进行散热,部分热量可能会传导至内腔的腔壁上,但是,由于电源容纳腔的腔壁与内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可以隔绝大部分的热量传导,避免电源容纳腔内的电源处于高温环境下,有利于电源的散热,并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而且,将电源放置在可密封的电源容纳腔内也可以对电源进行保护。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位于所述电源容纳腔的两侧,两个所述铰支座上具有同轴设置的螺纹孔;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通过可相对转动的铰接螺栓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铰支座的螺纹孔上;所述铰接螺栓上同轴套设有两个调节轮,两个所述调节轮位于所述U型支架与对应的所述铰支座之间,并分别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和对应的所述铰支座上;两个所述调节轮相对的一侧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卡齿,所述卡齿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并沿周向均布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形成与另一个所述调节轮上的卡齿相匹配的卡槽;所述U型支架与对应的所述铰接螺栓之间还具有轴向间隙,所述轴向间隙大于所述卡齿的2倍高度。
[0007]为了便于拧安装螺丝,隧道灯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将LED灯的朝向稍微偏离照射方向,需要在安装后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调节轮调节LED灯的角度,使光线朝向需要的方向。在调节角度时,可以手动扳动壳体,由于卡齿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U型支架与铰接螺栓之间具有两倍于卡齿的轴向间隙,因此,两个调节轮上的卡齿与卡槽相对转动,撑开具有弹性的U型支架两端,沿铰接螺栓在U型支架的两侧之间的范围内转动,使其可以在接近360
°
的角度范围内调节照射方向,并且通过两个调节轮上卡齿的配合转动,即可以在转到预定角度时, 利用U型支架两端之间的弹性便可以将两个配合的调节轮压紧,使卡齿与卡槽相卡合,从而限制其转动,达到固定位置的目的,并且,此调节过程中只需要单手操作即可进行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容纳腔的深度与所述内腔的深度相匹配,所述电源容纳腔与所述内腔之间连接有沿深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电源容纳腔的周向设置有多个。
[0009]这样,由于内腔与电源容纳腔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因此设置加强筋有利于保证光源容纳腔与电源容纳腔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印制电路板和集成透镜,所述集成透镜盖设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所述印制电路板和集成透镜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光源容纳腔内。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上开设有与所述集成透镜相匹配的窗口,所述窗口的边缘具有向上凸起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上配合设置有透光板,所述凸缘上具有沿所述透光板的周向分布设置的螺孔并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上穿设有朝向所述透光板设置的压片。
[0012]这样,由于灯罩的大小与壳体的底部相匹配,因此需要在灯罩上开设一个与LED光源正对设置的窗口,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穿过窗口处的透光板实现照明作用,其中透光板通过窗口处凸起的凸缘定位,而凸缘上的压片和螺钉将透光板固定在灯罩上,防止在取下灯罩时,灯罩上的透光板掉落下来,而透光板也能封闭窗口,对光源容纳腔内的元件提供保护。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下方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的中部朝所述印制电路板方向倾斜并延伸至所述集成透镜的顶部,且所述反射罩的中部具有与所述集成透镜相匹配的开口。
[0014]这样,在实际照明过程中,光能难以得到全部利用,为提高LED灯的照射效果,通过LED反射罩来聚集光线,有利于提高LED光源的利用率。
[0015]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容纳腔的开口处和所述壳体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密封圈。
[0016]这样,密封圈可以有效防止水进入到光源容纳腔和电源容纳腔内,防止造成损坏,影响使用。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容纳腔背离所述散热片组的一侧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内腔上具有与所述让位孔同轴贯通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安装有让位螺栓,所述让位螺栓具有沿轴向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让位螺栓的螺栓头上具有沿径向贯穿设置的切槽,所述切槽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贯穿所述让位螺栓的螺栓头;所述切槽的底面位于所述让位螺栓的中部,并通过螺栓配合设置有压紧块。
[0018]这样,电源容纳腔在连接电源线时,通过让位螺栓上的压紧块将穿设在让位螺栓
中的电线紧固,防止电源线脱落。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让位螺栓的螺栓头上还连接有同轴设置的导线筒,所述导线筒的内径沿背离所述让位螺栓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导线筒的最小内径与所述让位螺栓的通孔直径一致。
[0020]由于导线筒的内径沿背离让位螺栓的方向逐渐增大,形成喇叭状的通孔,在接线的过程中,能够方便电线穿设进让位螺栓中,再接入电源容纳腔内。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位于所述让位螺栓所在侧上,所述安装臂包括底座和垂直连接在所述底座中部的固定管,所述底座的中部具有与所述固定管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固定管与所述让位螺栓同轴设置。
[0022]安装臂用于固定电线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隧道灯,包括整体呈矩形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边缘向下延伸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发光组件的光源容纳腔(11),所述光源容纳腔(11)的底部开口处密封地盖设有灯罩(111),所述光源容纳腔(11)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向上凹陷形成的内腔,所述内腔沿所述壳体(1)的宽度方向呈长方形设置,所述内腔的底部朝向内腔的开口端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电源的电源容纳腔(12),所述电源容纳腔(12)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并密封地盖设有盖板(121);所述壳体(1)的顶部还具有散热片组(2),所述散热片组(2)与所述内腔邻接设置,且高度与所述内腔的高度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隧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支座(13),所述铰支座(13)位于所述电源容纳腔(12)的两侧,两个所述铰支座(13)上具有同轴设置的螺纹孔;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U型支架(3),所述U型支架(3)的两端通过可相对转动的铰接螺栓(31)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铰支座(13)的螺纹孔上;所述铰接螺栓(31)上同轴套设有两个调节轮(4),两个所述调节轮(4)位于所述U型支架(3)与对应的所述铰支座(13)之间,并分别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3)和对应的所述铰支座(13)上;两个所述调节轮(4)相对的一侧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卡齿,所述卡齿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并沿周向均布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形成与另一个所述调节轮(4)上的卡齿相匹配的卡槽;所述U型支架(3)与对应的所述铰接螺栓(31)之间还具有轴向间隙,所述轴向间隙大于所述卡齿的2倍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隧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容纳腔(12)的深度与所述内腔的深度相匹配,所述电源容纳腔(12)与所述内腔之间连接有沿深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电源容纳腔(12)的周向设置有多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隧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印制电路板(112)和集成透镜(113),所述集成透镜(113)盖设在所述印制电路板(112)上,所述印制电路板(112)和集成透镜(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长江周永胜彭世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四联元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