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传广专利>正文

一种薄壳山核桃嫁接苗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4101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嫁接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属于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壳山核桃育苗集约化经营及提早结果的促进方法,包括对山核桃种子进行催芽,幼苗截根嫁接后移栽到无纺布育苗袋内,再培育一年后进行大田栽植,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与传统的大田育苗相比,这种育苗方式培育的容器苗具有须根发达、生长健壮均匀、无缓苗期,有效减少农田的占用等优点,能保证结实早,效益高,与现在流行的配备滴灌设施的袋装育苗相比,具有成本极大降低、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壳山核桃嫁接苗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壳山核桃育苗
,尤其是一种薄壳山核桃嫁接苗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叫美国山核桃,英文名叫Pecan,因果实是长形的,也叫长山核桃。长山核桃属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Nutt)。以下简称长山核桃。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印第安人凯比德瓦卡,在他的日记中说,印第安人在一年中,要以长山核桃为主要养生食物达4个多月。因为相对来讲,长山核桃坚果比其他树种的坚果更容易取仁,更主要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由于薄壳山核桃早期不能形成产量,不能提早带来经济效益,前期投入与经济效益不成正比,栽植的裸根苗成活率低等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制约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另外传统的美国薄壳山核桃树种育苗是将种子播在畦床土壤中,成苗后移栽,直接自育苗地的土地上的裸根苗挖掘后起运,有的甚至没有包装,因为薄壳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如果没有进行二次移栽甚至没有育苗中期时进行切断主根促发侧根处理,这类苗木,虽然在苗圃地长势非常好,但是移栽之后成活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壳山核桃嫁接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在畦床中播种培育;第二阶段为第三年春季进行截根嫁接后移栽到无纺布袋营养钵内,再培育一年后大田栽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种子发芽处理、播种覆土、保湿追肥培育,第二阶段:嫁接、移栽、嫁接苗培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嫁接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覆土为:播种前给畦床浇水,畦床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疏松透气、pH6~8,浅耕细耙深度20~30cm,其中畦床的床面宽100~120cm,床高15~25cm,步道宽40~50cm,播种行距40~50cm,株距30~40cm,播种采用条状点播,播种沟深2~3cm,将种子平放沟内,种尖朝向一致,播后均匀覆厚0.5~1cm土,并在床面上架45~50cm高塑料小拱棚或覆地膜,当幼苗出土达到20%时,在阴雨天或晴天傍晚揭去地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嫁接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追肥培育为:喷水保湿使畦床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幼苗出土后,温度大于25℃时,通风降温,待苗木生长高度达到15~20cm时,在阴天或晴天傍晚拆除拱棚并搭盖遮阴网,松土除草,幼苗初期,中耕深度2~5cm,中耕次数3次~4次,及时追肥,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管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嫁接营养钵二段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包括以下步骤:接穗采集:待苗木地径大于1cm时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用接穗在优质母树上采集,选择1~2年生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传广
申请(专利权)人:马传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