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和变电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407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和变电站,该交流系统包括交流母排和多个负载,每一负载与交流母排之间通过第一空气开关对应连接,负载设置有第二空气开关,第二空气开关与第一空气开关连接;其中,第二空气开关为4极开关,负载的N相输出端通过第二空气开关与交流母排的N相母排连接;漏电保护装置,与第一空气开关连接,用于实现负载的漏电保护功能。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负载空气开关无法加装漏电保护功能的问题,有效避免电缆烧蚀起火事件的发生,且无需对交流系统进行较大的改造,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和变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和变电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3]近年来,系统内外发生多起因电缆沟动力电缆绝缘故障导致电缆烧蚀短路的事件,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装漏保的方式来对交流系统进行漏电保护,但是容易出现漏保误动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和变电站,以解决现有交流系统无法加装漏保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包括:
[0006]交流母排和多个负载,每一所述负载与所述交流母排之间通过第一空气开关对应连接,所述负载设置有第二空气开关,所述第二空气开关与所述第一空气开关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开关为4极开关,所述负载的N相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空气开关与所述交流母排的N相母排连接;
[0007]漏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第一空气开关连接,用于实现所述负载的漏电保护功能。
[0008]可选地,在所述多个负载中,首个所述负载与最后一个所述负载中的所述第二空气开关均为4极开关。
[0009]可选地,所述负载包括检修电源箱。
[0010]可选地,所述检修电源箱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连接于所述检修电源箱的A相输出端和N相输出端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空气开关包括A相输出端、B相输出端和C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空气开关包括A相输出端、B相输出端、C相输出端和N相输出端;
[0012]所述第一空气开关的A相输出端、B相输出端和C相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交流母排的A相母排、B相母排和C相母排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空气开关的A相输出端、B相输出端和C相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空气开关的A相输出端、B相输出端和C相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空气开关的N相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母排的零线母排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保护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变电站用交流系统。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负载内的第二空气开关设置为4极开关,使得负载的N相输出端与交流母排的N相母排之间通过第二空气开关连接,从而断开了负载侧的交流母排共N相连接,进而在第一空气开关处加装漏电保护装置时,不会出现漏电流矢量和不为零导致的漏保误动的现象。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负载空气开关无法
加装漏电保护功能的问题,有效避免电缆烧蚀起火事件的发生,且无需对交流系统进行较大的改造,成本较低。
[0016]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2]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当动力电缆出现绝缘故障,产生不平衡电流时,由于负载侧馈线开关保护的反时限功能,不能立即跳开,导致电缆烧蚀起火,故国网公司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变电站电缆沟电气火灾隐患整改的通知》(办生技〔2022〕26号),要求“将站用交流屏内不具备漏电保护功能的照明、检修、试验电源空开更换为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空开”。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用交流系统中加装漏保后,存在漏保误动的问题,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交流系统的负载侧采用共N相的方式连接,负载为双回路供“手拖手”式接线方式进行供电,且负载内部的空气开关为3极开关,从而导致负载侧的N相线路一直处于连接状态,使得漏电流的进电流和出电流之和不为零,存在负荷分流,进而引起漏保的误动,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0023]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包括交流母排110和多个负载120,每一负载120与交流母排120之间通过第一空气开关11对应连接,负载120设置有第二空气开关121,第二空气开关121与第一空气开关11连接;其中,第二空气开
关为4极开关,负载的N相输出端通过第二空气开关121与交流母排的N相母排连接;漏电保护装置12,与第一空气开关11连接,用于实现负载120的漏电保护功能。
[0024]具体地,交流母排110包括A相母排、B相母排、C相母排和N相母排,其中A相母排、B相母排和C相母排用于接入交流电缆的三相电源电压,N相母排接入系统的中性线。负载120中设置有第二空气开关121,且在负载120的输出端还设置有第一空气开关11,第一空气开关11接入交流系统的三相电源电压。其中,第一空气开关11作为负载120的馈线开关需要具备漏电保护功能,因此该交流系统中还设置有漏电保护装置12,漏电保护装置12与第一空气开关11连接。
[0025]在现有技术中,第二空气开关121均为3极开关,也就是说,在与负载120连接的一侧,交流母排110中的N相母排与负载120中的N相线路直接连接在一起,即交流母排110共中性线(N)连接。在正常用电的情况下,漏电保护装置112的进电流IA与出电流IN1之和不为零,此时IA=IN1+IN2,存在负荷电流分流IN2,漏电保护装置12会出现误动,降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现有技术中无法将第一空气开关11加装漏电保护功能。
[0026]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母排和多个负载,每一所述负载与所述交流母排之间通过第一空气开关对应连接,所述负载设置有第二空气开关,所述第二空气开关与所述第一空气开关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开关为4极开关,所述负载的N相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空气开关与所述交流母排的N相母排连接;漏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第一空气开关连接,用于实现所述负载的漏电保护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负载中,首个所述负载与最后一个所述负载中的所述第二空气开关均为4极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检修电源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用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电源箱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连接于所述检修电源箱的A相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丝雨许智超姚文达何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