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壳管的内外压疲劳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核燃料棒包壳管的疲劳研究仅仅采用单一形式的内压疲劳试验,进而仅能了解到单一疲劳工况下的材料特性能力,随着核电技术的革新应用需求,对包壳管的疲劳特性研究条件越来越苛刻,其实际工况环境下内压疲劳和外拉压疲劳同时存在,因此,也需要对包壳管进行外拉压疲劳测试,此外,核燃料棒包壳管的疲劳研究都是置于高温真空环境(1000℃)下试验,由于试验包壳管的研究条件决定了其长度的限制,所以包壳管的连接夹具必须置于高温真空环境内做长期测试,而目前采用的连接夹具大多由橡胶材质制成,且密封效果差,不能适应于长期高温试验,易容易导致试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箱:用于存储试验介质;高温试验炉:其内安装有夹持夹具和测量模块;所述夹持夹具用于将待试验的包壳管夹持固定,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包壳管的外径变化值;抽液模块:与介质箱和内增压模块连接,用于将介质箱内的试验介质抽取至内增压模块;内增压模块:与待试验的包壳管连接,用于将抽液模块抽取至其内的试验介质增压后,输出至包壳管内;增压动力模块:与内增压模块和外拉压模块连接,用于为内增压模块和外拉压模块提供动力;外拉压模块:与夹持夹具连接,用于经夹持夹具对待试验的包壳管进行往复拉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动力模块包括用于存储液压油的储油箱,以及依次与储油箱连接的第一齿轮泵、第一单向阀和高压过滤器;所述高压过滤器与第一单向阀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压力表、单向节流阀和蓄能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增压模块包括第一伺服换向阀、第一增压缸、回流水冷却器;所述第一伺服换向阀的第一入口与高压过滤器连接,第一伺服换向阀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与第一增压缸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伺服换向阀的第三出口还经回流水冷却器与储油箱连接;所述第一增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抽液模块和包壳管连接,且第一增压缸的输出端与包壳管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模块包括依次连接于介质箱与第一增压缸的输出端之间的手动球阀、Y型过滤器、灌液泵和第二单向阀;所述介质箱与包壳管之间还连接有真空泵和第一气控针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燃料包壳管轴向内压组合加载的双轴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压模块包括第二伺服换向阀、第二增压缸;所述第二伺服换向阀的第一入口与高压过滤器连接,第二伺服换向阀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与第二增压缸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二伺服换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锋,冯宗悦,郑罡,徐博,孔淑妍,汪峰,陈冉,肖嘉,涂睿,封丽华,岳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