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97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具体涉及羽绒被技术领域,其包括:被体,所述被体包括面料和填充在面料内的羽绒,所述被体还包括若干绗缝线或若干立衬,若干所述绗缝线或若干所述立衬将所述被体分为若干锁绒格子,所述被体包括主体区、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肩部锁温区、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和脚部锁温区。在各个分区内填充不同重量的羽绒,上述分区能够组成立体舱式结构,能够锁住更多静止空气,从而提高羽绒被的保暖效果,肩部锁温区和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更加贴合人体的肩颈部位,提高所述被体对肩颈部位的保暖效果,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和脚部锁温区能够有效防止透风,提高羽绒被的保暖效果。被的保暖效果。被的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


[0001]本技术涉及羽绒被
,特别是涉及一种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

技术介绍

[0002]被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的床上用品,被子的种类多种多样,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被子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被子的质量好坏与功能性会直接影响人们睡眠质量,因此,好的被子不仅要求外观漂亮,更要求被子能够给身体提供一个适宜睡眠的良好的微环境。
[0003]羽绒被是人们常用的保暖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轻盈,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羽绒被重量较轻,与人的身体贴合不紧密,羽绒被会与人体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空隙,导致了透风、漏风现象,降低了羽绒被的保暖度,保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式分区锁温防踢羽绒被,其根据人体的结构进行分区,并填充不同重量的羽绒,以达到锁温防风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其包括:被体,所述被体包括面料和填充在面料内的羽绒,所述被体还包括若干绗缝线或若干立衬,若干所述绗缝线或若干所述立衬将所述被体分为若干锁绒格子,主体区由位于所述被体中部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由位于所述主体区两侧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肩部锁温区由位于所述主体区与所述被体被头之间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由位于所述肩部锁温区两侧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脚部锁温区由位于所述被体被尾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
[0006]其中,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所述肩部锁温区、所述脚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所述主体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小于所述肩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
[0007]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脚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
[0008]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肩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
[0009]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主体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
[0010]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主体区由若干正方形的所述锁温格子组成,所述主体区的一端与所述肩部锁温区连接,所述主体区的另一端与所述脚部锁温区连接。
[0011]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肩部锁温区的形状为等腰梯形,且所述肩部锁温区与所述主体区连接一侧的底边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被体被头一侧的
底边的长度。
[0012]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肩部锁温区与所述主体区连接一侧的底边的长度为位于所述被体被头一侧的底边的长度的2倍。
[0013]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肩部锁温区的两侧,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底边与所述被体的被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三角形的顶点位于所述主体区与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之间的分割绗缝线上,所述分割绗缝线延伸至与所述被体的被头相交,从而将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分成两个具有共同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0014]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包括第一锁温格子和第二锁温格子,所述第一锁温格子分别与所述第二锁温格子和所述肩部锁温区连接,所述第二锁温格子分别与所述第一锁温格子和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连接,所述第二锁温格子的面积大于第一锁温格子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二锁温格子位于所述被体被头一侧的底边的长度为所述第一锁温格子位于所述被体被头一侧的底边的长度的2倍。
[0015]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主体区的两侧,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的一端位于所述被体被头处,其另一端与所述脚部锁温区连接,每个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由若干对称设置的四边形的所述锁温格子和若干三角形的所述锁温格子组成。
[0016]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面料包括第一面料、第二面料和立边,所述第一面料与所述第二面料的边缘分别与所述立边的上下两端连接。
[0017]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面料和/或所述第二面料为纯棉面料、涤棉面料或全涤面料。
[0018]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立边的高度为1~10cm。
[0019]在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示例中,所述被体中填充的羽绒包括灰鸭绒、白鸭绒、灰鹅绒、白鹅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将所述被体分成了主体区、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肩部锁温区、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和脚部锁温区,并且在各个分区内填充不同重量的羽绒,上述分区能够组成立体舱式结构,能够锁住更多静止空气,从而提高羽绒被的保暖效果,肩部锁温区和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更加贴合人体的肩颈部位,提高所述被体对肩颈部位的保暖效果,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和脚部锁温区能够有效防止透风,提高羽绒被的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100
ꢀꢀꢀꢀꢀꢀꢀꢀꢀꢀꢀꢀꢀꢀꢀ
被体
[0025]110
ꢀꢀꢀꢀꢀꢀꢀꢀꢀꢀꢀꢀꢀꢀꢀ
锁绒格子
[0026]120
ꢀꢀꢀꢀꢀꢀꢀꢀꢀꢀꢀꢀꢀꢀꢀ
主体区
[0027]130
ꢀꢀꢀꢀꢀꢀꢀꢀꢀꢀꢀꢀꢀꢀꢀ
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
[0028]140
ꢀꢀꢀꢀꢀꢀꢀꢀꢀꢀꢀꢀꢀꢀꢀ
肩部锁温区
[0029]150
ꢀꢀꢀꢀꢀꢀꢀꢀꢀꢀꢀꢀꢀꢀꢀ
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
[0030]151
ꢀꢀꢀꢀꢀꢀꢀꢀꢀꢀꢀꢀꢀꢀꢀ
第一锁绒格子
[0031]152
ꢀꢀꢀꢀꢀꢀꢀꢀꢀꢀꢀꢀꢀꢀꢀ
第二锁绒格子
[0032]160
ꢀꢀꢀꢀꢀꢀꢀꢀꢀꢀꢀꢀꢀꢀꢀ
脚部锁温区
[0033]200
ꢀꢀꢀꢀꢀꢀꢀꢀꢀꢀꢀꢀꢀꢀꢀ
第一面料
[0034]300
ꢀꢀꢀꢀꢀꢀꢀꢀꢀꢀꢀꢀꢀꢀꢀ
立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被体,所述被体包括面料和填充在面料内的羽绒,所述被体还包括若干绗缝线或若干立衬,若干所述绗缝线或若干所述立衬将所述被体分为若干锁绒格子;主体区,所述主体区由位于所述被体中部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由位于所述主体区两侧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肩部锁温区,所述肩部锁温区由位于所述主体区与所述被体被头之间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由位于所述肩部锁温区两侧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脚部锁温区,所述脚部锁温区由位于所述被体被尾的若干所述锁绒格子组成;其中,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所述肩部锁温区、所述脚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所述主体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小于所述肩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侧边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舱式缓冲锁温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主体区的羽绒平均填充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区由若干正方形的所述锁温格子组成,所述主体区的一端与所述肩部锁温区连接,所述主体区的另一端与所述脚部锁温区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舱式分区锁温羽绒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王笑语刘金鑫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