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掀盖式竿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93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掀盖式竿包,包括固定箱,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条,移动箱的一端开设有开口,开口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开口远离卡块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的一侧卡接有矩形扭力弹簧,铰接块的内腔活动穿插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矩形扭力弹簧的两端和上盖的两端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上盖的顶部铰接有卡扣,卡扣远离上盖的一端铰接有U形卡条,且U形卡条与卡块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掀盖式竿包,将U形卡条与卡块的扣接状态解除后,上盖在矩形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保持常开状态,一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竿包内部物品,方便拿取,另一方面上盖也不会因为自身重力而突然闭合对物品造成伤害。因为自身重力而突然闭合对物品造成伤害。因为自身重力而突然闭合对物品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掀盖式竿包


[0001]本技术涉及竿包
,具体为自动掀盖式竿包。

技术介绍

[0002]钓鱼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鱼竿,而直径较细、但长度很长的鱼竿即使伸缩折叠后携带也仍然不方便,因此需要用到竿包,竿包顾名思义就是装载鱼竿的包,根据用途可分为淡水和咸水包,根据钓具用途来分可分为手竿、海竿包等。
[0003]而现有的竿包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
[0004](1)现有的竿包主要通过拉链或上盖进行开合,拉链开合故障率较高,而上盖开合较为繁琐,且开盖后上盖无法自动回弹,一方面不方便清楚的看到包内的物品,不方便拿取,另一方面,上盖由于缺乏回弹装置,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会突然闭合,压到包内物品,致使物品损坏;
[0005](2)现有的竿包收纳的长度不方便进行调节,对于一些较长的钓竿时,通常使用组合竿包进行收纳,需要两端分离再进行组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掀盖式竿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竿包主要通过拉链或上盖进行开合,拉链开合故障率较高,而上盖开合较为繁琐,且开盖后上盖无法自动回弹,一方面不方便清楚的看到包内的物品,不方便拿取,另一方面,上盖由于缺乏回弹装置,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会突然闭合,压到包内物品,致使物品损坏和现有的竿包收纳的长度不方便进行调节,对于一些较长的钓竿时,通常使用组合竿包进行收纳,需要两端分离再进行组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掀盖式竿包,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头,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固定箱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移动箱,所述移动箱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箱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开口远离卡块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一侧卡接有矩形扭力弹簧,所述铰接块的内腔活动穿插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矩形扭力弹簧的两端和上盖的两端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顶部铰接有卡扣,所述卡扣远离上盖的一端铰接有U形卡条,且所述U形卡条与卡块卡接。
[0008]优选的,所述堵头底部的一侧穿插有横轴,所述横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移动轮方便竿包的移动,便于携带。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把手用于将竿包的一端提起。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箱底部的两端均设置与支撑块,支撑块对移动箱的底部进行支撑。
[0011]优选的,所述导向条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导向槽靠近固定箱的一
端开设有两个锁紧槽,对移动到合适位置的移动箱进行锁紧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导向条的一侧且位于固定箱的顶部设置有刻度尺,方便观察移动箱移动的长度。
[0013]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底部与开口的顶部相吻合,所述上盖远离矩形扭力弹簧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U形卡条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上盖代替传统的拉链方式,使得设备开合的故障率更低,且将U形卡条与卡块的扣接状态解除后,上盖在矩形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保持常开状态,一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竿包内部物品,方便拿取,另一方面上盖也不会因为自身重力而突然闭合对物品造成伤害;
[0016](2)通过导向条和导向槽的导向,使得移动箱移动至刻度尺标注的与收缩后钓竿的长度相符的位置,然后将锁紧螺栓穿入到锁紧槽的内腔与对应的定位槽螺纹连接,对固定箱和移动箱之间进行锁紧固定,从而完成竿包长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钓竿收纳需求,代替传统收纳长竿时,需要两端分离再进行组合的方式,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移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A部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上盖的仰视图。
[0022]图中:1、固定箱;2、堵头;3、导向条;4、移动箱;5、导向槽;6、开口;7、卡块;8、铰接块;9、矩形扭力弹簧;10、转轴;11、刻度尺;12、上盖;13、连接螺栓;14、卡扣;15、U形卡条;16、限位槽;17、把手;18、支撑块;19、定位槽;20、锁紧槽;21、横轴;22、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了自动掀盖式竿包,包括固定箱1,固定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头2,固定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条3,固定箱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移动箱4,移动箱4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5,且导向条3与导向槽5滑动连接,移动箱4的一端开设有开口6,开口6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7,开口6远离卡块7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块8,铰接块8的一侧卡接有矩形扭力弹簧9,铰接块8的内腔活动穿插有转轴10,转轴10的两端分别穿过矩形扭力弹簧9的两端和上盖12的两端与连接螺栓13螺纹连接,上盖12的顶部铰接有卡扣14,卡扣14远离上盖12的一端铰接有U形卡条15,且U形卡条15与卡块7卡接。
[0025]使用时,首先根据收缩后钓竿的长度滑动移动箱4,使得移动箱4在导向条3和导向槽5的导向下移动至刻度尺11标注的与钓竿长度相符的位置,然后将锁紧螺栓穿入到锁紧
槽20的内腔与对应的定位槽19螺纹连接,对固定箱1和移动箱4之间进行锁紧固定,再将物品放到竿包的内腔,并斜向下压紧上盖12,将U形卡条15与卡块7扣接即可,便可完成收纳。
[0026]堵头2底部的一侧穿插有横轴21,横轴2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22,移动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17。
[0027]使用时,使用时,手握竿包一端的把手17,竿包另一端下垂与地面接触,使得移动轮22在地面滑动,从而方便竿包的携带与移动。
[0028]移动箱4底部的两端均设置与支撑块18。
[0029]使用时,支撑块18与地面接触对移动箱4进行支撑。
[0030]导向条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9,导向槽5靠近固定箱1的一端开设有两个锁紧槽20。
[0031]使用时,将锁紧螺栓穿入到锁紧槽20的内腔与对应的定位槽19螺纹连接,对固定箱1和移动箱4之间进行锁紧固定。
[0032]导向条3的一侧且位于固定箱1的顶部设置有刻度尺11。
[0033]使用时,方便准确的掌握移动箱4移动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收纳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掀盖式竿包,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头(2),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条(3),所述固定箱(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移动箱(4),所述移动箱(4)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5),且所述导向条(3)与导向槽(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箱(4)的一端开设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开口(6)远离卡块(7)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块(8),所述铰接块(8)的一侧卡接有矩形扭力弹簧(9),所述铰接块(8)的内腔活动穿插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两端分别穿过矩形扭力弹簧(9)的两端和上盖(12)的两端与连接螺栓(13)螺纹连接,所述上盖(12)的顶部铰接有卡扣(14),所述卡扣(14)远离上盖(12)的一端铰接有U形卡条(15),且所述U形卡条(15)与卡块(7)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掀盖式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肯格鲁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