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动态3D点云压缩帧间编码模式快速确定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367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0
动态3D点云压缩帧间编码模式快速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点云压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判断几何图帧/纹理图帧是否满足第一、第二预设条件来预测最佳模式是否为SKIP/Merge模式,并通过判断几何图帧/纹理图帧是否满足第三、第四预设条件来预测最佳模式是否为Inter_2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3D点云压缩帧间编码模式快速确定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点云压缩
,尤其指一种动态3D点云压缩帧间编码模式快速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视觉捕捉技术的最新发展,三维世界场景的捕捉和数字化技术逐渐开朗,其中点云就是主要的3D数据表示形式之一,除提供空间坐标外,点云还能提供与3D世界中的点相关的属性(如颜色或反射率)。原始格式的点云需要大量的存储内存或传输带宽。如用于娱乐的经典动态点云通常每帧包含大约100万个点,不压缩的话,每秒30帧的总带宽为3.6Gbps。此外,高分辨率点云捕获技术的出现反之对点云的大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点云技术得到推广并用于实际生产中,压缩技术是亟待发展的。
[0003]为了有效的压缩动态3D点云,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正制定采用视频压缩的方法(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用于动态3D点云压缩,即基于视频的点云压缩V

PCC(Video

ba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态3D点云压缩帧间编码模式快速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编码CU在Merge模式率失真代价计算后,对目标编码CU进行如下判断:若目标编码CU为几何图CU,则对目标编码CU执行第一预测失真变换,并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是则跳过后续帧间预测模式的计算;当目标编码CU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在帧间Inter 2N
×
2N模式的计算结束后,对目标编码CU执行第三预测失真变换,并判断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是则跳过后续帧间模式的计算;若目标编码CU为纹理图CU,则对目标编码CU执行第二预测失真变换,并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是则跳过后续帧间模式的计算;当目标编码CU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在帧间Inter 2N
×
2N模式的计算结束后,对目标编码CU执行第四预测失真变换,并判断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是则跳过后续帧间模式的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3D点云压缩帧间编码模式快速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动态3D点云压缩帧内压缩编码配置中,在Merge模式计算率失真代价后,判断当前动态3D点云压缩编码帧是否不属于占位图帧且是否不属于I帧;若二者都是,则顺序提取需要压缩编码的CU
w
×
h
,获取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色度分量判断几何图与纹理图;获取目标编码CU
w
×
h
亮度分量的预测失真Err
w
×
h
(i,j);若当前编码CU
w
×
h
是几何图帧,则对预测失真Err
w
×
h
(i,j)执行第一预测失真变换,得到Tra1
w
×
h
(i,j);其中,其中,式中,w和h分别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宽度和高度,Ori
w
×
h
(i,j)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原始亮度值,Pre
w
×
h
(i,j)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经过帧间预测模式计算后得到的预测亮度值,i和j分别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像素点横坐标和纵坐标,QP为当前压缩编码帧的量化参数;对当前CU
w
×
h
区域横向、纵向分别进行二等分,横向获得两个子矩阵,纵向获得两个子矩阵,求取四个子块中对应的最大Tra1
w
×
h
(i,j)方差值,获得maxVar
B
;对当前CU
w
×
h
区域横向、纵向分别进行四等分,横向获得四个子矩阵,纵向获得四个子矩阵,求取八个子块中对应的最大Tra1
w
×
h
(i,j)方差值,获得maxVar
Q
;则判断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不满足,则在Inter 2N
×
2N预测模式后,获取目标编码CU
w
×
h
的预测失真Err
w
×
h
(i,j),对其执行第三预测失真变换,得到Tra3
w
×
h
(i,j);其中,其中,
式中,w和h分别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宽度和高度,Ori
w
×
h
(i,j)为所述目标编码CU的原始亮度值,Pre
w
×
h
(i,j)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经过帧间预测模式计算后得到的预测亮度值,i和j分别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像素点横坐标和纵坐标,QP为当前压缩编码帧的量化参数;对当前CU
w
×
h
区域横向、纵向分别进行二等分,横向获得两个子矩阵,纵向获得两个子矩阵,求取四个子块中对应的最大Tra3
w
×
h
(i,j)方差值,获得maxVar
B
;对当前CU
w
×
h
区域横向、纵向分别进行四等分,横向获得四个子矩阵,纵向获得四个子矩阵,求取八个子块中对应的最大Tra3
w
×
h
(i,j)方差值,获得maxVar
Q
;判断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若是,则跳过剩余帧间预测模式的计算;若当前编码CU
w
×
h
是纹理图帧,则对其执行第二预测失真变换,得到Tra2
w
×
h
(i,j);其中,其中,式中,w和h分别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宽度和高度,Ori
w
×
h
(i,j)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原始亮度值,Pre
w
×
h
(i,j)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经过帧间预测模式计算后得到的预测亮度值,i和j分别为所述目标编码CU
w
×
h
的像素点横坐标和纵坐标,QP为当前压缩编码帧的量化参数;对当前CU
w
×
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黄俊刘杰万亚平王超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