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3633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纺丝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主要成分包括:聚氨酯预聚物65~92;抗静电复合剂0.25~22;阻燃剂6~18;稳定剂18~24;其中抗静电复合剂包括共轭系高分子材料和金属纤维材料,阻燃剂包括氯系阻燃类和溴系阻燃类。通过共轭系高分子材料和金属纤维材料制备成抗静电复合剂,由于共轭系高分子材料的长链中π键电子较为活泼,容易从轨道上逃逸出来形成自由电子,形成导电能带为载流子的转移和跃迁提供了通道,并通过金属系抗静电材料辅助,进一步提高抗静电性能,从而有效增加纺丝膜的成品的抗静电性能,结合纺丝膜本身优异的物理性能,有效提高纺丝膜的整体使用效果,提高对电子元件整体防护的全面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纺丝膜
,具体为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精密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电子元件的 安全性,通常在电子元件表面覆膜保护,且现有的防护膜通常为静电纺丝成 膜,由于静电纺丝技术是现今最简单、高效且环保的方法之一。静电纺丝法 制备出的纺丝膜具有高比表面积、大长径比、交联网状结构等特点,使材料 在化学、力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
[0003]但是现有纺丝膜虽然具备良好的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然而其抗静电方 面的能力并不凸显,不能对电子元件进行实质性的抗静电防护,导致现有的 防护膜在使用过程中具备功能欠缺,且在经历高温时,容易造成防护膜收卷, 导致其失去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及其制备 方法,具备良好防护效果、抗静电性能和放高温收卷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 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包括:聚氨酯预聚物65~92;抗静电复合剂0.25~22;阻燃剂6~18;稳定剂18~24;其中聚氨酯预聚物包括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抗静电复合剂包括共轭系高分子材料和金属纤维材料,阻燃剂包括氯系阻燃类和溴系阻燃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乙二醇,1,4

丁二醇、四甲基醚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种组合混合物;所述异氰酸酯为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苯二异氰酸酯;所述聚氨酯预聚物为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混合,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65~85:15~35,所述聚氨酯预聚物添加1,4

丁二醇、1,3

丙二醇或重氮二环辛烷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种组合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系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胺、聚乙炔、聚吡啶、聚对苯撑、聚噻吩、聚喹啉和聚对苯硫醚的一种或其中任意种组合混合物,共轭系高分子材料还包括聚吡咯,共轭系高分子材料的聚吡咯的重量分为35%~45%;金属纤维材料为氧化锂纤维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颗粒重量比为5~15:23~30;所述抗静电复合剂的共轭系高分子材料和金属纤维材料的重量比为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氯系阻燃类包括氯化聚乙烯、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四氯双酚A、六氯环戊二烯的一种或其中任意种组合混合物;溴系阻燃类十溴联苯醚、四溴邻苯二甲酰、四溴双酚A、溴代邻苯二甲酸酐的一种或其中任意种组合混合物;阻燃剂还包括添加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重量比2~6:3~7;阻燃剂的氯系阻燃类和溴系阻燃类的重量比为26~32:48~52,所述阻燃剂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总含量为1.2%~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改性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括重量比为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生肖伽励王元有周慧刘慧文黄佳庆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