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62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包括:桩基,桩基顶部螺栓固定有回转立柱,回转立柱内部设置有转轴,回转立柱顶部设置有双轴跟踪装置;双轴跟踪装置包括:水平跟踪机构,水平跟踪机构顶部固定有高度跟踪机构,水平跟踪机构的上方且位于高度跟踪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U型固定架,U型固定架的一端与回转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控箱固定连接,高度跟踪机构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安装有光伏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两组蜗轮蜗杆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即可实现太阳能的水平追踪及高度追踪,在提升光伏板发电量的同时,降低了双轴跟踪支架的支出成本,促进了太阳能双轴跟踪技术的商业化发展。展。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支架一般分为固定式支架和跟踪式支架,其中,跟踪式支架又分为水平单轴跟踪支架、斜单轴跟踪支架和双轴跟踪支架。据研究,普通晶硅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双轴跟踪技术后,其发电量比固定安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因不同地区光照条件不同,可以提高30%

50%。但是现有的太阳光双轴跟踪技术,大都因为结构复杂等原因导致成本偏高,在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构成中,甚至超过了电站总投资的40%;相对于30%

50%的发电量提高,跟踪已经失去了商业价值。况且跟踪本身还要消耗电能,由于阴影遮挡面大,跟踪占用的土地也比固定安装时多,设备的养护、维修又需要额外增加技术人员,装置运行风险也大于固定安装等等;同时,为了降低跟踪成本,目前各跟踪支架的生产厂家将双轴跟踪装置单体造的越来越大,这又产生了风阻加大、安装维护难度增加、对道路和地基的要求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双轴跟踪技术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严重阻碍了跟踪技术的商业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桩基,所述桩基顶部螺栓固定有回转立柱,所述回转立柱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回转立柱顶部设置有双轴跟踪装置;所述双轴跟踪装置包括:水平跟踪机构,所述水平跟踪机构顶部固定有高度跟踪机构,所述水平跟踪机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高度跟踪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回转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控箱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跟踪机构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安装有光伏板。
[0006]优选的,所述水平跟踪机构包括:第一蜗轮安装壳,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回转立柱内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一蜗杆安装壳,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与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内设置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靠近所述电控箱的端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
[0007]优选的,所述高度跟踪机构包括:第二蜗杆安装壳,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固定在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的顶部,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内设置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靠近所述电控箱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二蜗轮安装壳,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与所述第二蜗轮安装壳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蜗轮安装壳内设置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传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与第一蜗轮安装壳间还设置有加强筋。
[0009]优选的,还包括几字型檩条,相邻所述光伏板通过所述几字型檩条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根Z字型横梁,两所述Z字型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主轴的两端,两所述Z字型横梁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横向支撑,两所述Z字型横梁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檩条支撑,所述檩条支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几字型檩条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光伏板的向阳面设置有光照感应器,所述光照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控箱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结构简单,设计精妙,通过对两组蜗轮蜗杆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即可实现太阳能的水平追踪及高度追踪,在提升光伏板发电量的同时,降低了双轴跟踪支架的支出成本,促进了太阳能双轴跟踪技术的商业化发展,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双轴跟踪装置的体积小巧,便于运输,更利于减小风阻,降低后期维护难度,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轴跟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平跟踪机构、高度跟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桩基,2

回转立柱,3

双轴跟踪装置,31

水平跟踪机构,311

第一蜗轮安装壳,312

第一蜗杆安装壳,313

第一伺服电机,32

高度跟踪机构,321

第二蜗杆安装壳,322

第二伺服电机,323

第二蜗轮安装壳,33

U型固定架,34

电控箱,4

主轴,5

支撑机构,51

Z字型横梁,52

横向支撑,53

檩条支撑,6

光伏板,7

几字型檩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参考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桩基1,所述桩基1顶部螺栓固定有回转立柱2,所述回转立柱2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回转立柱2顶部设置有双轴跟踪装置3;所述双轴跟踪装置3包括:水平跟踪机构31,所述水平跟踪机构31顶部固定有高度跟踪机构32,所述水平跟踪机构3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高度跟踪机构32的两侧均设置有U型固定架33,所述U型固定架33的一端与所述回转立柱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控箱34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跟踪机构32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上安装有光伏板6。
[002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水平跟踪机构31包括:第一蜗轮安装壳311,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3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回转立柱2内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311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一蜗杆安装壳312,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311与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31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312内设置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312靠近所述电控箱34的端部
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13。所述高度跟踪机构32包括:第二蜗杆安装壳321,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321固定在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311的顶部,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321内设置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321靠近所述电控箱34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322,所述第二蜗杆安装壳321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1),所述桩基(1)顶部螺栓固定有回转立柱(2),所述回转立柱(2)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回转立柱(2)顶部设置有双轴跟踪装置(3);所述双轴跟踪装置(3)包括:水平跟踪机构(31),所述水平跟踪机构(31)顶部固定有高度跟踪机构(32),所述水平跟踪机构(3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高度跟踪机构(32)的两侧均设置有U型固定架(33),所述U型固定架(33)的一端与所述回转立柱(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控箱(34)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跟踪机构(32)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上安装有光伏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跟踪机构(31)包括:第一蜗轮安装壳(311),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3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回转立柱(2)内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311)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一蜗杆安装壳(312),所述第一蜗轮安装壳(311)与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31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312)内设置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蜗杆安装壳(312)靠近所述电控箱(34)的端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跟踪机构(32)包括:第二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玉郑俊斌丁春兴刘毅乔强段丛贵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