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556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装置主体、第一装置配风管、第一装置天花支架、第一装置下拉框架、第一装置轨道、第一装置轨道挡板、第一装置缓冲部、第一装置光源、第一装置侧风口、第一装置送风模块、第一装置正反开关、第二装置主体、第二装置配风管、第二装置天花支架、第二装置下拉框架、第二装置轨道、第二装置轨道挡板、第二装置缓冲部、第二装置光源、第二装置侧风口、第二装置送风模块、第二装置正反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两个正反开关控制送风模块进行送风方向,从而将风进行分配,可以节约所需制冷及净化空气的空间,从而达到节省电力及延缓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系统一般设置在企业工场医院等地方,在使用时,空气会均匀地在每个位置进行循环,从而使空气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准。
[0003]现有的空气净化系统会覆盖所有区域,而在现实使用过程中,部分区域无需使用,而制冷或者过滤设备却一直保持启动状态,这样会多花费很多电力,也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4]现需要一种可以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使配风区域缩小到使用区域,从而达到节省电力及延缓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使配风区域缩小到使用区域,从而达到节省电力及延缓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装置主体、第一装置配风管、第二装置主体、第二装置配风管,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安装在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一装置配风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包括第一装置侧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置主体(1)、第一装置配风管(2)、第二装置主体(21)、第二装置配风管(22),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安装在第一区域(301),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与所述第一装置配风管(2)相连接,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包括第一装置侧风口(11)、第一装置送风模块(14),所述第一装置侧风口(11)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下侧面,所述第一装置送风模块(14)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内部,所述第一装置送风模块(14)与所述第一装置配风管(2)的下方相连接,所述第一装置配风管(2)与所述第二装置配风管(22)相连接,所述第一装置送风模块(14)与第一区域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装置主体(21)安装在第二区域(302),所述第二装置主体(21)与所述第二装置配风管(22)相连接,所述第二装置主体(21)包括第二装置侧风口(211)、第二装置送风模块(214),所述第二装置侧风口(211)设置在所述第二装置主体(21)下侧面,所述第二装置送风模块(214)设置在所述第二装置主体(21)内部,所述第二装置送风模块(214)与所述第二装置配风管(22)的下方相连接,所述第二装置送风模块(214)与第二区域电源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上方设置有第一装置天花支架(3),在所述第二装置主体(21)上方设置有第二装置天花支架(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天花支架(3)内侧设置第一装置轨道(5),在所述第一装置轨道(5)上安装第一装置下拉框架(4),将第一装置主体(1)安装在第一装置下拉框架(4)内,在所述第二装置天花支架(23)内侧设置第二装置轨道(25),在所述第二装置轨道(25)上安装第二装置下拉框架(24),将第二装置主体(21)安装在第二装置下拉框架(2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由配风节能装置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粤盛空调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