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色金属凝固热裂评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凝固热裂评估装置,属于有色金属铸造
技术介绍
[0002]热裂纹是凝固过程中由于材料的收缩受阻而发生的,通常发生在凝固后期,与横截面突然变化相关的应力集中位置有关,一般由主撕裂和沿晶间路径的许多次要分支组成,并且破坏面显示出树枝状形态。由于在合金凝固后期,组织中的枝晶彼此接触,液相被限制在枝晶间而难以流动,加上晶间结合力较弱,在收缩受阻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晶间裂纹,当剩余液相太少而不足以对裂纹进行愈合时,便会产生热裂纹。
[0003]现阶段研究中有很多种评估热裂的方法,最开始使用的是环形测试法,随后出现了临界尺寸法,主要为临界长度法和临界直径法,这些都是对有色金属凝固后出现的热裂纹进行直接观测,定性的评估热裂影响因子,主要用于凝固时收缩比较大的合金体系,而对于一些收缩较小的合金则无法评价热裂的产生倾向问题。此外,传统的热裂评估方法不能观测热裂形成时的特征温度,以及铸件形成热裂时的临界载荷、收缩位移等,因此无法提供更多有关热裂机理的信息。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色金属凝固热裂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槽钢底座(1),所述圆形槽钢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模具(5),所述模具(5)为分体组装式结构,由尺寸相同的三块分体模具Ⅰ(5
‑
1)、分体模具Ⅱ(5
‑
2)、分体模具Ⅲ(5
‑
3)组成,分体模具Ⅰ(5
‑
1)、分体模具Ⅱ(5
‑
2)、分体模具Ⅲ(5
‑
3)的外面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将三块分体模具固定,所述的模具(5)的下端外侧与底座(1)上的环状突起(1
‑
2)凹凸配合,所述的模具(5)的下端内侧与底座(1)上的柱状突起(1
‑
3)凹凸配合;所述模具(5)的上部设置有浇口杯(4),内部设置有直浇道(12),直浇道(12)位于浇口杯(4)的正下方,所述模具(5)的外部设置有加热感应线圈(3);所述模具(5)在三块分体模具Ⅰ(5
‑
1)、分体模具Ⅱ(5
‑
2)、分体模具Ⅲ(5
‑
3)相连接的面上设置有四层、三列12个圆柱凹槽;第一层长度最短圆柱凹槽Ⅰ(13),第二层长度第二短圆柱凹槽Ⅱ(14),第三层长度第三短圆柱凹槽Ⅲ(15),第四层长度最长圆柱凹槽Ⅳ(16),上三层圆柱凹槽的外侧端部设置有锚(10)、在锚(10)的上部设置有排气槽(9);所述的第四层三根长度最长圆柱Ⅳ(16)的外侧有通孔(11),通孔(11)内放置有石墨堵头(2
‑
3);第一层长度最短圆柱凹槽Ⅰ(13)包括第一层细直径圆柱凹槽(13
‑
1)、第一层中等直径圆柱凹槽(13
‑
2)、第一层粗直径圆柱凹槽(13
‑
3);第二层长度第二短圆柱凹槽Ⅱ(14)包括第二层细直径圆柱凹槽(14
‑
1)、第二层中等直径圆柱凹槽(14
‑
2)、第二层粗直径圆柱凹槽(14
‑
3);第三层长度第三短圆柱凹槽Ⅲ(15)包括第三层细直径圆柱凹槽(15
‑
1)、第三层中等直径圆柱凹槽(15
‑
2)、第三层粗直径圆柱凹槽(15
‑
3);第四层长度最长圆柱凹槽Ⅳ(16)包括三个直径相等的圆柱凹槽,第四层圆柱凹槽a(16
‑
1)、第四层圆柱凹槽b(16
‑
2)、第四层圆柱凹槽c(16
‑
3);第一层细直径圆柱凹槽(13
‑
1)、第二层细直径圆柱凹槽(14
‑
1)、第三层细直径圆柱凹槽(15
‑
1)、第四层圆柱凹槽a(16
‑
1)为一列;第一层中等直径圆柱凹槽(13
‑
2)、第二层中等直径圆柱凹槽(14
‑
2)、第三层中等直径圆柱凹槽(15
‑
2)、第四层圆柱凹槽b(16
‑
2)为一列;第一层粗直径圆柱凹槽(13
‑
3)、第二层粗直径圆柱凹槽(14
‑
3)、第三层粗直径圆柱凹槽(15
‑
3)、第四层圆柱凹槽c(16
‑
3)为一列;第四层圆柱凹槽a(16
‑
1)、第四层圆柱凹槽b(16
‑
2)内随机设置测试位移螺杆(2)和测试应力螺杆(2
‑
2),第四层圆柱凹槽c(16
‑
3)内置直流电源正极螺杆(2
‑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业华,李鹏飞,隋育栋,李祖来,周谟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