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48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户型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包括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服务空间包括第一服务空间和两个第二服务空间,第一服务空间与室内空间共轴线设置,两个第二服务空间对称设置在第一服务空间的两侧;第一服务空间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一核心筒结构,第二服务空间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二核心筒结构,第一核心筒结构呈工字形设置,第二核心筒结构呈口字形设置,被服务空间设置有框架结构,通过采用框架和核心筒结构的设置,形成了更加高效的抗侧力体系,墙厚可大幅度减小,通过第一核心筒结构和第二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可以解放墙体,荷载由核心筒结构以及核心筒结构外圈的框架结构承担,结构设计更合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型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特别涉及户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快速高度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里,土地资源状况日趋紧张,为了达到更高的容积率和更宽松的空间环境,高密度集中式竖向空间发展模式变得不可避免,住宅市场上超高层住宅应运而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形成一种新的市场需求。
[0003]传统超高层住宅以户型平面作为设计出发点,结构设计被动采用顺应隔墙位置的剪力墙结构体系,为适应户型布局,剪力墙多为L型或者T型等分散墙肢,结构系统整体规律性较弱,传力路径交错。传统超高层住宅结构中最重要的核心筒结构往往未被有效利用。此外,传统结构的建筑外墙被剪力墙包围,开窗受限,视野受限,户内空间整体性被剪力墙打断,难以随着用户需求灵活分隔,结构不规整导致外墙形体凹凸多变,难以达到干净高端的公建化立面形象,剪力墙结构较长,使裙楼商业以及地库的利用率底,剪力墙往往无法对位,导致单片墙厚度加大,影响经济性以及使用率,分散墙肢的结构作用无法与筒体相比,墙肢之间的连系梁往往较为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户型结构。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户型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包括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所述服务空间包括第一服务空间和两个第二服务空间,所述第一服务空间与所述室内空间共轴线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服务空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服务空间的两侧,所述第一服务空间沿室内空间轴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服务空间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一核心筒结构,所述第二服务空间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二核心筒结构,所述第一核心筒结构呈工字形设置,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呈口字形设置,所述被服务空间设置有框架柱。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户型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此户型结构,通过采用框架和核心筒结构的设置,多个核心筒结构形成了更加高效的抗侧力体系,墙厚大幅减小,通过第一核心筒结构和第二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可以解放墙体,荷载由核心筒结构结构及外圈的框架结构承担,结构设计更合理,与产品的功能匹配性更好,采用框架和核心筒结构的体系,建筑外围结构墙体较少,开窗位置尺寸受限较少,室内舒服度得到显著提升,内部墙肢全部围合成核心筒结构,核心筒结构与周边墙柱基本规则对位,结构效率高,并且筒与筒、柱与筒之间连系梁尺寸易于控制和设计。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第一核心筒结构和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均通过剪力墙结构围合形成。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室内空间包括顶部、中部以及底部,所述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的宽度,所述底部宽度大于所述顶部的宽度,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位于所述中部内。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第一核心筒结构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的宽度少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顶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框架柱位于所述第一核心筒结构和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的外围,所述框架柱设置于所述中部的周侧。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第一核心筒结构设置有厨房、家政空间、电梯、电梯间、楼梯间以及管井。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设置有卫生间以及衣帽间。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户型结构,所述被服务空间设置有客厅、餐厅、卧室、书房、阳台以及儿童房。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户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户型结构第一核心筒结构和第二核心筒结构分布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服务空间100、第一服务空间110、第二服务空间120;
[0020]被服务空间200、框架柱210;
[0021]第一核心筒结构300,第一区域310、第二区域320、中间区域330;
[0022]第二核心筒结构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6]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参照图1和图2所示,户型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包括服务空间100和被服务空间200,服务空间100包括第一服务空间110和两个第二服务空间120,第一服务空间110与室内空间共轴线设置,两个第二服务空间120对称设置在第一服务空间110的两侧,第一服务空间110沿室内空间轴线延伸设置;第一服务空间110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一核心筒结构300,第二服务空间120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二核心筒结构400,第一核心筒结构300呈工字形设置,第二核心筒结构400呈口字形设置,被服务空间200设置有框架柱210。
[0028]具体地,服务空间可以由家政空间、厨房、卫生间、独立入户电梯、公用服务电梯、电梯间、楼梯间、管井等组成,是整个公寓的后勤供给端,提供固定功能,需要固定空间。被服务空间由客厅、餐厅、卧室、儿童房、书房、阳台等组成,是主人生活休闲待客的空间,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灵活性。
[0029]目前,现有技术的户型产品服务空间布置分散,结构系统为配合户型设计难以做到集约高效。本申请的户型结构,服务空间标准紧凑,采用标准化、产品化和通用性的产品特质,更有利于开发商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户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包括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所述服务空间包括第一服务空间和两个第二服务空间,所述第一服务空间与所述室内空间共轴线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服务空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服务空间的两侧,所述第一服务空间沿室内空间轴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服务空间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一核心筒结构,所述第二服务空间的内部墙肢围合形成第二核心筒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筒结构呈工字形设置,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呈口字形设置,所述被服务空间设置有框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筒结构和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均通过剪力墙结构围合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间包括顶部、中部以及底部,所述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的宽度,所述底部宽度大于所述顶部的宽度,所述第二核心筒结构位于所述中部内。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诚郭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