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285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幕、伸展机构和容栅传感器,伸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柔性屏幕的固定部相固定,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第一支撑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使自由部相对固定部展开或收拢,容栅传感器包括定栅板和第一动栅板,定栅板连接于自由部,定栅板能够随自由部弯曲以支撑自由部,第一动栅板固定于第二支撑件,第一动栅板与定栅板的至少部分相对。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伸展机构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满足了对柔性屏幕的支撑需要,同时,定栅板可以对自由部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从而使得柔性屏幕的自由部不容易出现塌陷。自由部不容易出现塌陷。自由部不容易出现塌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智能信息时代,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使用场景日趋多样化。目前大部分便携式智能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在7英寸以下,与平板及笔电产品相比,屏幕显示区域有限,用户操作体验受限。
[0003]柔性屏幕的出现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柔性屏幕弯折或卷曲,将大屏幕收纳于小机身当中,便于用户携带。同时小屏幕作为正常手机使用,当切换成大屏幕时,可实现新闻阅读与社交聊天两不误,同时还可提升用户游戏操作体验,极大地丰富用户使用场景。
[0004]然而,目前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幕采取卷曲的方式实现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时,柔性屏幕的部分结构需要适应展开和收拢的需要而容易出现局部塌陷,且柔性屏幕的展开长度不便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柔性显示装置,以解决柔性显示装置容易出现局部塌陷以及展开长度检测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0007]柔性屏幕,具有显示面,所述柔性屏幕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自由部;
[0008]伸展机构,与所述柔性屏幕的背向所述显示面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伸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固定部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使所述自由部相对所述固定部展开或收拢;及
[0009]容栅传感器,所述容栅传感器包括定栅板和第一动栅板,所述定栅板连接于所述自由部,所述定栅板能够随所述自由部弯曲以支撑所述自由部,所述第一动栅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动栅板与所述定栅板的至少部分相对。
[0010]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柔性屏幕从所述壳组件展出或收入所述壳组件。
[0011]本申请实施例中,伸展机构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满足了对柔性屏幕的支撑需要,同时,柔性屏幕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设置了容栅传感器,由于定栅板连接于自由部且能够随自由部弯曲,可以对自由部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从而使得柔性屏幕的自由部不容易出现塌陷,第一动栅板固定于第二支撑件,第一动栅板与定栅板的至少部分相对,从而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运动,柔性屏幕展开或收拢时,第一动栅板与定栅板相对运动,如此使得容栅传感器可以便捷地对自由部的展开长度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第一位置时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在第二位置时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容栅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对应容栅传感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0]图8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容栅传感器的定栅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容栅传感器的定栅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第二支撑件设置有第二动栅板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柔性显示装置的伸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100、电子设备;10、壳组件;10a、收容腔;12、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20、柔性显示装置;21、柔性屏幕;212、固定部;214、自由部;21a、显示面;22、伸展机构;221、第一支撑件;2211、脊骨条;2212、骨架;222、第二支撑件;2221、插槽;23、容栅传感器;231、定栅板;232、第一动栅板;2311、反射极片;2311a、支撑部;2311b、凸部;232a、发射极片;232b、接收电极;233、屏蔽电极;234、第二动栅板;30、辊轮;40、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8]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0029](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0030](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

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

FM广播发送器。
[0031]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电子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设备:
[0032](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0033](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0034](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0035](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0036](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0037]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在此不做限定。
[0038]电子设备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幕,具有显示面,所述柔性屏幕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自由部;伸展机构,与所述柔性屏幕的背向所述显示面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伸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固定部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使所述自由部相对所述固定部展开或收拢;及容栅传感器,所述容栅传感器包括定栅板和第一动栅板,所述定栅板连接于所述自由部,所述定栅板能够随所述自由部弯曲以支撑所述自由部,所述第一动栅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动栅板与所述定栅板的至少部分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栅板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反射极片,所述第一动栅板包括接收电极和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发射极片,所述接收电极与所述反射极片耦合,所述发射极片与所述反射极片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极片包括电性相连的支撑部和凸部,所述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支撑部的侧边凸出,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自由部相固定以用于支撑所述自由部,所述接收电极与所述凸部电容耦合,所述发射极片与所述支撑部电容耦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射极片的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多个所述发射极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发射极片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四个所述发射极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凸部,或者,所述支撑部的其中一侧设有所述凸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栅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动栅板,所述第一动栅板和所述第二动栅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背的两侧,在所述自由部相对所述固定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所述第一动栅板的发射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曦武小勇郭国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