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救生装备,具体为冲击试验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带是救生伞与人体的固连装置,其强度指标必须满足最大开伞力的要求,因此进行背带科研或定检交付试验时,为了验证背带结构强度指标,均需通过冲击试验来模拟降落伞在空中开伞时产生的冲击载荷,以考核背带系统强度和功能是否正常。
[0003]进行地面冲击试验时,需要通过连接装置将假人—背带系统串接入冲击试验系统内,而随着冲击试验平台使用频率的增加,背带的技术指标不断发展,现有试验装置已经不利于背带产品的研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1)现有装置无法限定操纵带上半圆形扣转动,导致整个冲击过程中背带双肩受力不均匀,甚至可能单边受力,导致数据失真,影响对产品性能的评估;
[0005]2)假人—背带下落过程中,假人滚转严重、姿态无法控制,导致无效试验占比很高;
[0006]3)现有试验装置在冲击过程中无法避免钩挂,导致背带损伤;
[0007]4)现有试验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包括主盖板(1)、承力中心轴(4)、侧边限位块(5)、中心限位块(6)和半圆形扣(15),单侧操纵带有两个半圆形扣(15),半圆形扣(15)位于操纵带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盖板(1)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半圆形凸台(1a),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凸出的竖立档板(1b),半圆形凸台(1a)与竖立档板(1b)之间对称开有沉头通孔;所述侧边限位块(5)、中心限位块(6)和侧边限位块(5)顺序放置,其上均设置有同轴中心孔,承力中心轴(4)穿过中心孔使半圆形扣(15)分别位于左右对称设置的限位块(5)和中心限位块(6)之间,承力中心轴(4)两端与相对设置的两个主盖板(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中心轴(4)中段为圆柱形,侧边限位块(5)、中心限位块(6)和侧边限位块(5)顺序位于圆柱形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装置还包括紧固螺帽(3),紧固螺帽(3)位于两个主盖板(1)之间,所述承力中心轴(4)两端端部设置有螺纹,与紧固螺帽(3)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还包括限位螺钉(2),所述承力中心轴(4)两端端头为圆柱形凸台,圆柱形凸台插入所述主盖板(1)上设置的沉头通孔中,使螺纹外端面与主盖板(1)接触,限位螺钉(2)将主盖板(1)夹紧承力中心轴(4);所述限位螺钉(2)一端为螺杆,用于与紧固螺帽(3)配合;另一端为圆帽2b,限位螺钉(2)上圆帽2b完全沉入主盖板(1)上沉头孔中,使冲击过程限位螺钉(2)不会与操纵带产生钩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盖板(1)中间开有减重并便于手提搬运凸型槽,两端对称开有八个沉头通孔,最外侧两竖排四个沉头通孔为一组,其左右圆心间距根据不同背带肩宽而设计,内侧两竖排四个沉头通孔为一组,其左右圆心间距根据不同背带肩宽确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带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还包括“人”字型带两个绳环,承力中心轴(4)为四枚,上端两枚承力中心轴(4)为一组,下端两枚为一组,其中上端两枚承力中心轴(4)穿过“人”字型带两个绳环,将人字带绳环固定于两块主盖板(1)之间;下端两枚承力中心轴(4)穿过侧边限位块(5)与中心限位块(6)中心通孔,使用紧固螺帽(3)与承力中心轴(4)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鸽,卢章树,张玮鹏,季享文,刘清波,孙小峰,任嘉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