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2693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部设置有电极片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内部夹嵌有电极片的丝线,丝线为中空设置,中部设置有内通气管,丝线编织形成面料,丝线制备,通过内通气管牵拉进行支撑套的定距套装,将支撑套对应卡夹置于内通气管上,支撑套顶部、底部对应设置熔覆胶,绝缘护套呈螺旋绕缠置于上电极片外侧,将下电极片贴附置于绝缘护套底部,然后绝缘护套进行二次缠绕,对下电极片进行固定,电极片内嵌设置,且沿着丝线延伸,形成整体的电离。形成整体的电离。形成整体的电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部设置有电极片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负离子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存储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负离子不但能对人体有保健功能,还能有效的消除烟尘,消除空气异味,消除装修产生的有毒气体等,改善环境的污染,目前越来越多的负氧离子被用于织物上,通过在织物避免设置涂层,形成负氧离子的释放,整体释放量有限,且不能进行清洗。
[0003]公开号CN104651971A公开了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针织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第一面料层由负氧离子聚酯纤维织造而成,负氧离子聚酯纤维由2

8质量份负氧离子粉体与92

98质量份生物基聚酯粉体经共混、挤出、切粒以及纺丝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将负氧离子粉体与生物基聚酯粉体放入高速混合机中共混后,再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之后进行切粒并制得负氧离子聚酯母粒;再对负氧离子聚酯母粒进行熔融纺丝制得所述负氧离子聚酯纤维,将负氧离子聚酯纤维织造成第一面料层。
[0004]公开号CN111155322A公开了一种负氧离子面料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聚氨酯浆料,聚氨酯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聚氨酯乳液90~110份,负氧离子粉3~4份,重钙8~12份,增稠剂1~3份,交联剂0.5~2份;将制得的聚氨酯浆料进行发泡,发泡倍率为1.5~2倍,制得带有负氧离子的水性发泡聚氨酯;将制得的带有负氧离子的水性发泡聚氨酯均匀地涂覆在基布上,涂覆量为70~80G/

;将涂覆完成的基布放入烘箱中熟成,带有负氧离子的水性胶料熟成固化在基布上形成均匀的膜,得到负氧离子面料成品。
[0005]上述现有技术中,均采用了涂层形成负氧离子的携带,不能够使用时进行负氧离子的电离制备,整体使用周期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的一种通过在面料内编织内部设置有电极片的丝线,通过电极片通道进行内部空气电离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包括内部夹嵌有电极片的丝线,丝线为中空设置,中部设置有内通气管,丝线编织形成面料;
[0008]所述丝线为多层设置,芯部为内通气管,内通气管外出设置支撑套,支撑套等距置于内连通管上,内连通管上设置有通气孔,支撑套外出设置有两组电极套,电极套和内连通管通过支撑套形成空腔设置,电极套包括绝缘护套、电极片,两组电极套的电极片相对设
置,且呈上下分布形成上电极片、下电极片,两组电极片之间相互不连接;
[0009]所述面料内对应的上电极片、下电极片连接形成通路,且预留通电端口,通过预留端口接电,在上电极片、下电极片之间形成电场,对内通气管的空气形成电离,形成负氧离子,并在面料对应区域释放,形成负氧离子的携带,通过定期的接电,形成负氧离子的生成,保持负氧离子的持续性;
[0010]所述上电极片、下电极片的覆盖弧度为相对设置的1/4弧形;
[0011]所述上电极片、下电极片为铜箔,且和支撑套之间固定粘合,支撑套为非导电体,丝线外出设置有外防护套,外防护层为织物合捻而成;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一:丝线制备,通过内通气管牵拉进行支撑套的定距套装,将支撑套对应卡夹置于内通气管上,支撑套顶部、底部对应设置熔覆胶,进行电极套安装,上电极片贴合置于支撑套顶部,且通过多组支撑套连续进行固定,绝缘护套呈螺旋绕缠置于上电极片外侧,将下电极片贴附置于绝缘护套底部,然后绝缘护套进行二次缠绕,对下电极片进行固定,和上电极片形成相对,外防套套置于外侧,外防护套为多股编织纱线合捻,将上述结构捻于芯部,将丝线收卷完成制作;
[0014]步骤二:进行面料编织,将丝线等距贯穿编织于面料内,将丝线的上电极片、下电极片对应连接,并进行端口设置,完成纺织。
[0015]有益效果:
[0016]一、能够在丝线内设置电极片,通过电极片形成内部空气电离制备负氧离子;
[0017]二、电离通过通断电控制,持续进行负氧离子的制备,提高负氧离子的携带时效;
[0018]三、电极片内嵌设置,且沿着丝线延伸,形成整体的电离;
[0019]四、丝线局部编织在面料内,形成区域的电离,制备负氧离子;
[0020]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的丝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丝线的端面示意图。
[0024]附图中:
[0025]1、丝线;10、外防护层;11、内电极组件;12、内通气管;110、下电极片;111、绝缘护套;112、上电极片;113、支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根据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包括内部夹嵌有电极片的丝线1,丝线1为中空设置,中部设置有内通气管12,丝线1编织形成面料;
[0028]所述丝线1为多层设置,芯部为内通气管12,内通气管12外出设置支撑套113,支撑套113等距置于内连通管上,内连通管上设置有通气孔,支撑套113外出设置有两组电极套,
电极套和内连通管通过支撑套113形成空腔设置,电极套包括绝缘护套111、电极片,两组电极套的电极片相对设置,且呈上下分布形成上电极片112、下电极片110,两组电极片之间相互不连接;
[0029]所述面料内对应的上电极片112、下电极片110连接形成通路,且预留通电端口;
[0030]所述上电极片112、下电极片110的覆盖弧度为相对设置的1/4弧形;
[0031]所述上电极片112、下电极片110为铜箔,且和支撑套113之间固定粘合,支撑套113为非导电体,丝线1外出设置有外防护套,外防护层10为织物合捻而成;
[0032]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步骤一:丝线1制备,通过内通气管12牵拉进行支撑套113的定距套装,将支撑套113对应卡夹置于内通气管12上,支撑套113顶部、底部对应设置熔覆胶,进行电极套安装,上电极片112贴合置于支撑套113顶部,且通过多组支撑套113连续进行固定,绝缘护套111呈螺旋绕缠置于上电极片112外侧,将下电极片110贴附置于绝缘护套111底部,然后绝缘护套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夹嵌有电极片的丝线(1),丝线(1)为中空设置,中部设置有内通气管(12),丝线(1)编织形成面料,电极片通道进行内通气管(12)内气体电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夹嵌有电极片的丝线(1),丝线(1)为中空设置,中部设置有内通气管(12),丝线(1)编织形成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内对应的上电极片(112)、下电极片(110)连接形成通路,且预留通电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片(112)、下电极片(110)的覆盖弧度为相对设置的1/4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氧离子的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片(112)、下电极片(110)为铜箔,且和支撑套(113)之间固定粘合,支撑套(113)为非导电体,丝线(1)外出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媛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隆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