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卷式膜的静态混流隔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52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卷式膜的静态混流隔网,由若干个隔网条组成,通过隔网条框架进行固定,以相等的间隔沿进料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隔网条由若干个隔网单元所组成,隔网单元具有三个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的流体通道,流体在隔网单元内进行静态混流,不产生漩涡和湍流,且流体流经隔网时不存在流体死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能将膜表面附近和流道中心的流体相互迁移,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不会产生漩涡和湍流,这不同于现有各种方案,不仅降低了膜截留物质的表面浓度,增加传质速率,强化了流体混合,而且在有效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同时,减小了因隔网的加入导致膜运行时增加的压降和泵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卷式膜的静态混流隔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
,涉及一种卷式膜隔网,特别涉及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

技术介绍

[0002]膜分离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处理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作为一种单元操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在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电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透过流量随运行时间延长而降低,其影响因素有:

浓差极化使得膜表面溶质要向本体溶液扩散,从而形成阻力,使透过流量降低;

被分离溶质与膜的相互作用或在膜表面的浓度高于溶解度,使溶质在膜表面或膜孔内产生吸附或沉积,即膜污染,使膜透过流量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一直制约着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使膜分离效率的降低,而且还极大地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
[0003]为了减少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影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和控制方法,如原料液预处理、膜表面改性、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件、附加场强化、膜清洗和改变膜结构等,其中加入隔网改变膜表面流体力学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卷式膜的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网条组成,隔网条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两端固定在带有卡槽的隔网条框架上;隔网条框架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由若干个隔网单元组成,隔网单元与隔网单元两两相互紧贴,隔网单元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组成,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由一块后置面板、两块正挡板、一块前置斜挡板和两块侧板组成,其中两块正挡板分为左挡板和右挡板,都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斜挡板与进料流体方向成一定夹角,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前置斜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呈“几字型”组合,后置面板垂直于正挡板和侧板且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并紧连左右挡板与两块侧板底部;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由一块前置面板、两块挡板、一块后置斜挡板、两块侧板组成,左右挡板和后置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斜挡板与进料流体方向成一定夹角,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后置斜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呈“几字型”组合,前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和隔网单元下半部分关于面板反向对称;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左侧板与下半部分左侧板是共同组成左侧板,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右侧板与下半部分右侧板共同组成右侧板,并与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的前置斜挡板、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的左右挡板共同形成中心流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久清曾凡立白立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