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220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反应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便宜,产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更适于工业化生产。更适于工业化生产。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制备领域,特别涉及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块茎蛾又称马铃薯麦蛾、烟潜叶蛾等,属鳞翅目麦蛾科,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广泛分布在温暖、干旱的马铃薯地区。最嗜寄主为烟草,其次为马铃薯和茄子,也危害番茄、辣椒、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等茄科植物。幼虫潜叶蛀食叶肉,严重时嫩茎和叶芽常被害枯死,幼株甚至死亡。在田间和贮藏期间幼虫蛀食马铃薯块茎,蛀成弯曲的隧道,严重时吃空整个薯块,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
[0003]在马铃薯块茎蛾虫害防治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以性诱剂为主的防控技术。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4E,7Z

十三碳二烯
‑1‑
醇醋酸酯(PTM1)以及4E,7Z,10Z
‑ꢀ
十三碳三烯
‑1‑
醇醋酸酯(PTM2),其化学合成方法主要分为大类:重排反应构建双键,共轭开环构建双键,贝克曼反应构建双键等构建E、Z构型双键。
[0004]1975年,Roelof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0~50℃温度条件下,2

辛炔
‑1‑
醇加入金属催化剂还原炔烃得到Z式构型双键,得到化合物2;步骤2:在0~50℃温度条件下,将化合物2溶解后加入有机碱,进行第一次搅拌活化,再加入醋酸酐,进行第二次搅拌,得到化合物3;步骤3:在0~50℃温度条件下,向Pd0加入四氢呋喃溶解,再加入化合物3、Sn试剂4搅拌,得到化合物5;步骤4:在0~50℃温度条件下,将化合物5溶解后加入吡啶,进行第一次搅拌,再加入醋酸酐,进行第二次搅拌,得到化合物6:(4E,7Z)

十三碳二烯
‑1‑
醇醋酸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醋酸酐、有机碱与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2~8):(1~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化合物3、Sn试剂4、四氢呋喃、金属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3):(0.1M~0.5M):(0.05~0.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化合物5、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4)。5.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0

50℃的温度条件下,向无机碱加入N,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再缓慢加入1


‑2‑
戊炔、叔丁基二甲基(2

丙炔氧基)硅烷,进行第一次搅拌后得到第一粗产物,将粗产物加入四氢呋喃溶解,再向其缓慢加入四丁基氟化铵,进行第二次搅拌后得到化合物8;在0

50℃的温度条件下,将化合物8溶解,再向其加入金属催化剂,进行第三次搅拌后得到第二粗产物;步骤2):在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潘欢欢赵红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