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还原型陶瓷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193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分离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催化还原型陶瓷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共价键接枝均苯酰氯到陶瓷膜表面和孔隙壁上,然后通过酰氯水解后形成的羧基接枝配位贵金属离子,最后在将贵金属离子还原成贵金属纳米颗粒,与羧基官能团通过配位键固定在陶瓷膜表面和孔隙壁上,制备了一种由贵金属纳米颗粒构成的催化还原功能层。该方法制备的催化还原型陶瓷膜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分散均匀和稳定、不影响陶瓷膜的孔隙率和渗透通量、不损伤陶瓷膜的基底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等领域。生产等领域。生产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还原型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所属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膜材料
,具体为一种催化还原型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膜分离作为一种分离、纯化、浓缩的重要支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和废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回用、饮用水深度净化等领域。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膜所担当的角色主要是选择型的分离,截留固体颗粒、胶体、大分子物质,溶质等,让小分子物质或溶剂透过的物理分割的过程。从而体现出膜法技术的功能单一性。
[0003]将膜分离技术与催化氧化或者还原技术集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单纯将流态床催化氧化或还原过程及膜分离耦合,反应效率的确得到明显提升。悬浮在液态流体中的粉末催化剂被分离膜截留,反应生成物透过分离膜,实现了催化剂与反应产物的高效分离。但是纳米颗粒的粉体在分离膜表面不断沉积,参与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在膜表面形成厚厚的滤饼层,阻碍反应产物透过膜的孔隙,降低了膜的分离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催化反应的效率。看来只是单纯的将两种工艺耦合,得不到催化与分离共同协作的效果。
[0004]因此,以多孔膜作为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还原型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管式陶瓷膜在超声波中超声清洗20min,然后在乙醇溶液中浸泡1h,去除其表面和孔隙中的杂质;步骤2、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管式陶瓷膜浸泡在含有一定浓度的均苯酰氯的异构烷烃溶液中5min,得到了接枝均苯酰氯的管式陶瓷膜: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陶瓷膜浸泡在含有一定浓度的贵金属盐的pH值为4的盐酸水溶液中24h,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得到了接枝间苯二甲酸金的管式陶瓷膜: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陶瓷膜浸泡在含有一定浓度的硼氢化钠的水溶液中10min,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得到了接枝贵金属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涛陈文兴吕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