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柱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9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柱及断路器,其中极柱包括环氧浇注件和极柱本体,其中环氧浇注件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容纳极柱本体的腔体组,每组腔体组设置有一个极柱本体。上述采用一体浇注成型的环氧浇注件组装成的极柱,可解决断路器小型化设计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改善断路器相间的电动力和机械操作时的冲击力,同时能够改善断路器的相间绝缘和散热问题。够改善断路器的相间绝缘和散热问题。够改善断路器的相间绝缘和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柱及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极柱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压充气柜
,目前主流的产品多采用SF6(六氟化硫)作为绝缘介质、真空灭弧室作为开断元件的方箱式金属封闭结构,而SF6是一种温室气体,在当前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的发展背景下,需要逐步减少甚至取消SF6的使用,被洁净空气或氮气等环保气体代替,而使用洁净空气或氮气需要提高充气压力,但是方箱式充气柜仅适用于微正压的充气压力。因此,环保充气柜使用的金属封闭承压容器只能采用圆罐式结构,而圆罐式结构的环保充气柜的内部空间相比方箱型容器的有效利用空间更小,从而导致罐式环保充气柜内部的结构设计更加严峻。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极柱,不仅能够适用于罐式的环保充气柜的紧凑式断路器的结构设计,而且还能够解决断路器小型化设计后力学性能下降及相间绝缘问题凸显的技术问题,这是环保产品技术方向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柱,可解决断路器小型化设计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改善断路器相间的电动力和机械操作时的冲击力,同时能够改善断路器的相间绝缘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极柱,包括环氧浇注件和极柱本体,所述环氧浇注件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容纳所述极柱本体的腔体组,每组所述腔体组设置有一个所述极柱本体。
[0008]优选的,所述环氧浇注件包括环氧浇注体和导体嵌件;
[0009]所述环氧浇注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部,所述环氧浇注体的中间设置有环氧连接板;
[0010]所述导电嵌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环氧连接板中,所述导体嵌件的内孔与两侧的所述腔体组相连通,所述导体嵌件的安装面从所述环氧浇注体外表面伸出,以用于与进线导体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腔体组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导体嵌件的内孔与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的轴线平行,或共轴线;
[0012]优选的,所述导体嵌件的外表面被环氧浇注材料包裹,且包裹的所述环氧浇注体在所述导体嵌件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凸起部。
[0013]优选的,每相邻两组所述腔体组中的所述第一腔体相互贯通,每相邻两组所述腔体组中的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相互贯通;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和/或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通
风孔。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径。
[0016]所述极柱本体包括绝缘拉杆、导电体和真空灭弧室;
[0017]所述绝缘拉杆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0018]所述导电体置于所述导体嵌件的内腔,且与所述导体嵌件滑动电连接;
[0019]所述真空灭弧室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能够通过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绝缘拉杆相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与静端导体相连接,所述静端导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侧的所述法兰部固定连接。
[0020]一种断路器,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
[0021]优选的,还包括进线导体、出线导体和密封板,所述进线导体与所述导体嵌件相连,所述出线导体与所述静端导体电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极柱,所述密封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断路器的操动机构。
[0022]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极柱,包括环氧浇注件和极柱本体,其中环氧浇注件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容纳极柱本体的腔体组,每组腔体组设置有一个极柱本体。上述采用一体浇注成型的环氧浇注件组装成的极柱,可解决断路器小型化设计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改善断路器相间的电动力和机械操作时的冲击力,同时能够改善断路器的相间绝缘问题。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极柱的前向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极柱的后向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极柱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环氧浇注件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环氧浇注件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断路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断路器内部结构的后向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断路器内部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0033]100为环氧浇注件,101为环氧浇注体,1011为第一腔体,1011

a为第一通风孔,1011

b为凹槽,1012为第二腔体,1012

a为第二通风孔,102为导体嵌件,1021为凸起部,103为法兰部,104为环氧连接板,200为极柱本体,201为绝缘拉杆,202为导电体,203为真空灭弧室,300为进线导体,400为出线导体,500为静端导体,600为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极柱,能够适用于罐式的环保充气柜的紧
凑式断路器的结构设计,可解决断路器小型化设计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改善断路器相间的电动力和机械操作时的冲击力,同时能够改善断路器的相间绝缘问题。
[003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
[003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接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8。
[0037]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极柱,包括环氧浇注件100和极柱本体200,其中环氧浇注件100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容纳极柱本体200的腔体组,每组腔体组设置有一个极柱本体200。上述采用一体浇注成型的环氧浇注件100组装成的极柱,可解决断路器小型化设计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改善断路器相间的电动力和机械操作时的冲击力,同时能够改善断路器的相间绝缘问题。
[0038]需要说明的是,环氧浇注件100包括环氧浇注体101和导体嵌件102;其中环氧浇注体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部103,环氧浇注体101的中间设置有环氧连接板104,导电嵌件102固定设置于环氧连接板104中,导体嵌件102的内孔与两侧的腔体组相连通,导体嵌件102的安装面从环氧浇注体101外表面伸出,以用于与进线导体连接,上述一体化浇注的结构能够解决小相间距情况下结构应力问题。
[0039]需要解释的是,环氧浇注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浇注件和极柱本体,所述环氧浇注件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容纳所述极柱本体的腔体组,每组所述腔体组设置有一个所述极柱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浇注件包括环氧浇注体和导体嵌件;所述环氧浇注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部,所述环氧浇注体的中间设置有环氧连接板;所述导电嵌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环氧连接板中,所述导体嵌件的内孔与两侧的所述腔体组相连通,所述导体嵌件的安装面从所述环氧浇注体外表面伸出,以用于与进线导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组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导体嵌件的内孔与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的轴线平行,或共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所述导体嵌件的外表面被环氧浇注材料包裹,且包裹的所述环氧浇注体在所述导体嵌件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凸起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组所述腔体组中的所述第一腔体相互贯通,每相邻两组所述腔体组中的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相互贯通。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平韩辰光辛昭昭潘峰杨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