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0162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在触摸体完成第二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其中,第二界面和第三界面均包括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或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且第二界面和第三界面不同。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对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进行切换,并可以由切换后的界面直接返回至电子设备的上初始界面(如桌面,应用的显示界面等),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尺寸逐渐增大,为了便于用户操控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常会设置有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其中,通知中心可以是管理来自电子设备中应用(application,APP)的推送或显示常驻状态信息的入口。控制中心可以是控制设备状态的入口。
[0003]目前,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可以同时在一个窗口中同时显示。例如,如图1所示,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顶部下滑可以同时呼出控制中心11和通知中心12,其中,控制中心11在上侧,通知中心12在下侧,控制中心11可以默认折叠展示最常用的快捷开关并支持展开查看更多信息,通知中心12可以像列表一样支持上下滚动浏览。但随着电子设备可控制的设备越来越多,若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中同时加入多个设备的控制,则电子设备显示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时其显示界面会过分拥挤,即此时电子设备上的控制中心不适合一次承载过多的信息。因此,如何便于用户操作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便于用户操作电子设备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第二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二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第三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其中,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对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进行切换,并可以由切换后的界面直接返回至电子设备的上初始界面(如桌面,应用的显示界面等),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
到第二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第二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在触摸体完成第二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再次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对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进行交替切换,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0007]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之后,还可以包括:在触摸体完成第一操作离开触摸屏后,响应于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第三操作是指触摸体重新接触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可以由切换后的界面直接返回至电子设备的上初始界面(如桌面,应用的显示界面等),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0008]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界面包括电子设备上的桌面的显示界面,或者,第一界面包括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的显示界面。
[0009]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界面和第三界面均显示于第一窗口中。由此在两个界面进行切换时,可以用其中一个界面中的内容替换另一个界面中的内容,从而不用关闭一个窗口并打开另一个窗口,提升了切换效率。
[0010]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窗口为状态栏窗口。
[0011]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显示于不同的窗口中。例如,第一界面为应用的显示界面时,第一界面可以显示于应用的显示窗口中,第二界面可以显示于状态栏窗口中。
[0012]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域位于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一侧,第一方向为由触摸屏的顶部朝向触摸屏的底部的方向;第二区域位于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二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第三区域为触摸屏上除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0013]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知中心为电子设备上用于管理来自电子设备上应用的推送或显示常驻状态信息的入口;控制中心为电子设备上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入口。
[0014]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目标界面切换至第二目标界面之前,还可以包括:确定触摸体在触摸屏上的操作达到触发条件,触发条件为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其中,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由此,在达到触发条件时进行界面切换,提升切换效果。
[0015]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可以包括:触摸体当前时刻接触触摸屏的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0016]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可
以包括:触摸体当前时刻接触触摸屏的位置到达触摸屏上的预设位置。
[0017]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具体可以包括:触摸体离开触摸屏时的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且触摸体离开触摸屏时的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阈值。
[0018]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目标界面切换至第二目标界面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提高第一目标界面的透明度,或者,降低第一目标界面的清晰度。由此可以在两个界面切换过程中进行过渡处理,增强切换效果。
[0019]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可以包括:将第二界面覆盖在第一界面上;或者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包括:将第一界面模糊处理,然后将第二界面覆盖在模糊处理后的第一界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所述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一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所述第二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二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第一界面,所述第三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2.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触摸屏显示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所述第一操作是指触摸体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操作;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一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第三界面,所述第二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操作;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二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二界面为控制中心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通知中心的显示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之后,还包括:在所述触摸体完成所述第一操作离开所述触摸屏后,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三操作,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一界面,所述第三操作是指所述触摸体重新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三区域内,且在所述触摸屏上沿第三方向滑动的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桌面的显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的显示界面。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界面和所述第三界面均显示于第一窗口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为状态栏窗口。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显示于不同的窗口中。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顶
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触摸屏的顶部朝向所述触摸屏的底部的方向;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顶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上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中心为所述电子设备上用于管理来自所述电子设备上应用的推送或显示常驻状态信息的入口;所述控制中心为所述电子设备上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入口。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目标界面切换至第二目标界面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触摸体在触摸屏上的操作达到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触发界面切换的条件;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目标界面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目标界面为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晨鹏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