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611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氮处理装置主体,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公转转板,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铰接杆,由于第二锥形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从而会带动两侧的联动转轴旋转,联动转轴通过联动转杆、铰接杆和定位圆板带动升降圆板上下往复滑动,从而利用升降圆板带动搅拌桨往复升降,从而提高了搅拌桨搅拌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固体碳源和稀释液搅拌混合进行熟化的效率,保证碳源能够在稀释液中溶解均匀。匀。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农村水源地水质保护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天然劣质水问题突出、农村水源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水处理行业大部分采用常规的硝化反硝化工艺脱氮,而C/N低是目前污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目前污水处理领域,尤其针对高氨氮、低C/N的污水处理,要实现出水氨氮及总氮等氮污染物达标,常规采用的生化脱氮工艺为硝化反硝化工艺。污水C/N低导致反硝化反应不彻底,需要外加碳源确保出水总氮达标。现有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都采用人工采样,分析化验后调整碳源投加量,常常因分析频率及分析周期等因素不能及时控制碳源投加量导致水质不稳定,总氮经常超标。
[0003]现有技术通过设置总氮仪实时检测水质,而后传输给控制器控制碳源投加装置的碳源投加量,但是,依旧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目前碳源种类很多,包括甲醇、葡萄糖、面粉、醋酸等,而固体碳源如葡萄糖和面粉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固体碳源需要和稀释液进行搅拌混合进行熟化后才能使用,然而,固体碳源溶解不彻底,这严重的影响生化反应效果,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碳源的使用,并且会对后续输送造成不利影响,造成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包括氮处理装置主体,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公转转板,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螺旋桨,所述联动螺旋桨的外表面与公转转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螺旋桨的底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公转转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联动转筒,所述联动转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两个联动齿轮的外表面均与联动齿圈的内壁相啮合,所述联动转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搅拌桨,两个搅拌桨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圆板,所述升降圆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位圆板。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联动转轴。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联动转轴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联动螺旋桨的外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联动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转杆,两个第二锥形齿轮的外表面均与第一锥形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联动转杆的右侧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定位圆板的上表面。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卡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排出口。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联动螺旋桨、联动转筒、搅拌桨、联动齿轮和联动齿圈,当固体碳源和稀释液进行搅拌混合进行熟化时,驱动电机通过联动螺旋桨带动公转转板进行旋转,公转转板通过两侧的联动转筒带动搅拌桨进行公转,由于联动齿轮的外表面与联动齿圈的内壁相啮合,从而会通过联动齿轮、联动齿圈和联动转筒带动搅拌桨进行自转,联动螺旋桨将处于底部的固体碳源向上传送,进而提高了该总氮处理装置对固体碳源和稀释液搅拌混合进行熟化的效率;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升降圆板、联动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铰接杆,当驱动电机带动联动螺旋桨旋转时,由于第二锥形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从而会带动两侧的联动转轴旋转,联动转轴通过联动转杆、铰接杆和定位圆板带动升降圆板上下往复滑动,从而利用升降圆板带动搅拌桨往复升降,从而提高了搅拌桨搅拌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固体碳源和稀释液搅拌混合进行熟化的效率,保证碳源能够在稀释液中溶解均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面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联动齿圈放大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联动转筒正视剖面的示意图。
[0017]图中:1、氮处理装置主体;2、驱动电机;3、公转转板;4、联动螺旋桨;5、联动转筒;6、搅拌桨;7、联动齿轮;8、联动齿圈;9、固定板;10、升降圆板;11、联动转轴;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联动转杆;15、铰接杆;16、定位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包括氮处理装置主体1,氮处理装置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氮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公转转板3,氮处理装置主体1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螺旋桨4,联动螺旋桨4的外表面与公转转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联动螺旋桨4的底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公转转板3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联动转筒5,联动转筒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7,两个联动齿轮7的外表面均与联动齿圈8的内壁相啮合,联动转筒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搅拌桨6,两个搅拌桨6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
一个升降圆板10,升降圆板10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位圆板16,当固体碳源和稀释液进行搅拌混合进行熟化时,驱动电机2通过联动螺旋桨4带动公转转板3进行旋转,公转转板3通过两侧的联动转筒5带动搅拌桨6进行公转,由于联动齿轮7的外表面与联动齿圈8的内壁相啮合,从而会通过联动齿轮7、联动齿圈8和联动转筒5带动搅拌桨6进行自转,联动螺旋桨4将处于底部的固体碳源向上传送,进而提高了该总氮处理装置对固体碳源和稀释液搅拌混合进行熟化的效率。
[0021]具体的,如图2所示,氮处理装置主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9,固定板9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联动转轴11,联动转轴11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3,联动螺旋桨4的外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联动转轴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转杆14,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3的外表面均与第一锥形齿轮12的外表面相啮合,当驱动电机2带动联动螺旋桨4旋转时,由于第二锥形齿轮13的外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12的外表面相啮合,从而会带动两侧的联动转轴11旋转,联动转轴11通过联动转杆14、铰接杆15和定位圆板16带动升降圆板10上下往复滑动,从而利用升降圆板10带动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包括氮处理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公转转板(3),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1)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螺旋桨(4),所述联动螺旋桨(4)的外表面与公转转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螺旋桨(4)的底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公转转板(3)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联动转筒(5),所述联动转筒(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7),两个联动齿轮(7)的外表面均与联动齿圈(8)的内壁相啮合,所述联动转筒(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搅拌桨(6),两个搅拌桨(6)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圆板(10),所述升降圆板(10)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位圆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总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处理装置主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新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