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52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包括保护套、滴头,滴头为中空圆柱体,其上端外接供水管路,下端设有出液口,中部外侧面上间隔设有垂直于滴头的凸块;保护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上部内侧水平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为圆环结构,其内圆半径大于滴头外圆半径,固定件内侧壁上部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凹槽,内侧壁中部设有环槽的环槽与凹槽连通;凸块从凹槽进入环槽内,凸块可沿环槽转动,使凸块在环槽内卡紧,从而使得滴头与保护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开启滴灌系统时,滴头受到水压反作用力影响,使滴头倾斜或反冲出地面,造成滴灌效果不佳及增加劳动成本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治地下害虫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林场、中草药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地下虫害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包括白蚁、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蟋蟀等栖息在地下的害虫,这些害虫主要取食植株地茎和根部等位置,导致作物无法健康生长,使作物减产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种植经济和效益。
[0003]在对地下虫害进行防治时,常采用滴灌的方式将除虫药剂施入地下,而在现有技术的地下滴灌设备,直接将滴灌滴头埋入地下,当开启灌溉系统时,压力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使喷头倾斜,降低了滴灌效果;在压力较大时,甚至会出现滴灌从地下反冲出地表的现象,需要重新埋管,增加了劳动成本;而若将滴头掩埋太实则不利于药液迁移。此外,在关闭灌溉系统时,会产生负压,使泥土颗粒、虫卵等杂质吸入至滴头,造成堵塞。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使滴头固定在地下的滴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滴头,以解决开启滴灌系统时,滴头在受到压力的反作用力影响,造成倾斜或反冲出地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包括保护套、滴头,所述滴头为中空圆柱体,其内部设有电磁阀,上端外接供水管路,下端设有出液口,中部外侧面上间隔设有垂直于滴头的凸块;所述保护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上部内侧水平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圆环结构,其内圆半径大于滴头外圆半径,固定件内侧壁上部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凹槽,内侧壁中部设有环槽,所述的环槽与凹槽连通;所述凸块从凹槽进入环槽内,凸块可沿环槽转动,使凸块在环槽内卡紧,从而使得滴头与保护套连接;
[0007]所述的电磁阀外接灌溉系统控制器。
[0008]进一步,所述的保护套下部内侧设有过滤网。
[0009]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为100~150目尼龙网或不锈钢网。
[0010]进一步,所述凸块、凹槽均成十字形分布。
[0011]进一步,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环槽内,并位于凹槽的左侧下方;所述凸块只能在相邻的两个限位块间转动。
[0012]进一步,所述滴头底部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出液孔。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为:
[0014]铺设滴灌管路后,确定地下虫害所需滴灌位置,挖深度及宽度适宜的穴,将保护套竖直并部分高于地面埋入。
[0015]滴头上端与供水管路连接,然后将凸块对准凹槽竖直插入保护套内,凸块经凹槽
进入环槽中,正向转动滴头使其固定,以防止开启滴灌系统后药液反作用力使滴头倾斜或反冲出地面。
[0016]开启滴灌系统后,药液分别从出液口和出液孔流出,进行滴灌,并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度,调整滴灌流量,出液孔将水压分散,能够减少压力反作用的影响。
[0017]当关闭灌溉系统时供水管路及滴头内会产生负压,倒吸泥土颗粒或虫卵等杂质,过滤网将大部分杂质挡在保护套外,如果仍无法避免少数细小颗粒或虫卵等杂质被吸入并残留在保护套内侧壁,在下一次滴灌时,从出液孔流出的药液会顺保护套内侧壁流下,能够冲洗掉残留的泥土颗粒和虫卵等杂质,减少人工清理次数,降低劳动成本。
[0018]当需要取出滴头时,可将滴头反旋转至与限位块碰撞,即回到起点凹槽位置,此时向上拔出滴头即可。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设有保护套,保护套内设有固定件,固定件的凹槽及环槽配合滴头上的凸块,使凸块能够从凹槽进入环槽中后旋转固定,这种设计可以将滴头牢固的固定在保护套内,保护套能够抵抗反冲的力,以防止滴头由于药液滴灌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发生倾斜或反冲出地面。
[0021]2.本技术固定件设有限位块,能够使得滴头正向旋转时,不会从下一个凹槽滑出而无法进行有效固定;当需要将滴头取出保护套时,只需将滴头反向旋转至与限位块碰撞,能够使凸块快速移动至凹槽位置,从而快速取出,便于滴头的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0022]3.本技术的过滤网能够防止在灌溉系统关闭后产生的负压将地下泥土颗粒、虫卵等杂质向上吸入进入滴头,造成滴灌堵塞。
[0023]4.本技术的滴头下端侧面设有出液孔,能够将开启灌溉系统时的压力分散至侧面,减少压力反作用的影响;还能够使水沿保护套内侧壁流出,冲刷吸入并残留在保护套内侧壁的泥土颗粒或杂质,减少人工清理,降低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爆炸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各序号和名称如下:
[0027]1‑
保护套;2

滴头;3

固定件;4

过滤网;5

凸块;6

出液口;7
‑ꢀ
环槽;8

限位块;9

凹槽;10

出液孔;11

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方向皆以对应附图的位置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附图标记中相同的标号所代表的为同一种结构。
[0029]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包括保护套1、滴头2,所述滴头2为中空圆柱体,其内部设有电磁阀11,上端外接供水管路,下端设有出液口6,中部外侧面上间隔设有垂
直于滴头2的凸块5;所述保护套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上部内侧水平设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为圆环结构,其内圆半径大于滴头2外圆半径,固定件3内侧壁上部设有与凸块5相对应的凹槽9,内侧壁中部设有环槽7,所述的环槽7与凹槽9连通;所述凸块5从凹槽9进入环槽7内,凸块5可沿环槽7转动,使凸块5在环槽7内卡紧,从而使得滴头2与保护套1连接;
[0030]所述的电磁阀11外接灌溉系统控制器。
[0031]所述的保护套1下部内侧设有过滤网4。
[0032]所述过滤网4为100~150目尼龙网或不锈钢网。
[0033]所述凸块5、凹槽9均成十字形分布。
[0034]还包括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设于环槽7内,并位于凹槽9的左侧下方;所述凸块5只能在相邻的两个限位块8间转动。
[0035]所述滴头2底部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出液孔10。
[0036]本技术的工作方式为:
[0037]铺设滴灌管路后,确定地下虫害所需滴灌位置,挖深度及宽度适宜的穴,将保护套1竖直并部分高于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滴灌装置,包括保护套(1)、滴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2)为中空圆柱体,其内部设有电磁阀(11),上端外接供水管路,下端设有出液口(6),中部外侧面上间隔设有垂直于滴头(2)的凸块(5);所述保护套(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上部内侧水平设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为圆环结构,其内圆半径大于滴头(2)外圆半径,固定件(3)内侧壁上部设有与凸块(5)相对应的凹槽(9),内侧壁中部设有环槽(7),所述的环槽(7)与凹槽(9)连通;所述凸块(5)从凹槽(9)进入环槽(7)内,凸块(5)可沿环槽(7)转动,使凸块(5)在环槽(7)内卡紧,从而使得滴头(2)与保护套(1)连接;所述的电磁阀(11)外接灌溉系统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国邓力陆海燕刘鑫陈恋黄光伟李秋荔陈小红罗来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