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滴状缓震鞋底及其鞋子
[0001]本技术涉及鞋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滴状缓震鞋底及其鞋子。
技术介绍
[0002]跑步是为大多数人参与锻炼的活动之一,与之配套的是需要一双具备良好回弹效果的鞋子。而鞋底作为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支撑缓震作用。现有鞋底结构的缓震结构主要针对纵向缓震,能够在行走或跑步动作中提供向上的回弹力,但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向前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滴状缓震鞋底及其鞋子,有助于在使用者行走或跑步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向前推力。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滴状缓震鞋底,其用于跑鞋、运动鞋、工作鞋或休闲鞋,所述鞋底包括主体,主体具有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设置成在使用过程中与使用者的脚接触或从底部支撑内底,所述上层和下层为片材结构,下层设置成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所述中层在左右两侧具有若干个前后设置的水滴状缓震体,缓震体底部具有与下层连接的钝部,顶部具有与上层连接的尖部,尖部向后延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滴状缓震鞋底,其用于跑鞋、运动鞋、工作鞋或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主体,主体具有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设置成在使用过程中与使用者的脚接触或从底部支撑内底,所述上层和下层为片材结构,下层设置成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所述中层在左右两侧具有若干个前后设置的水滴状缓震体,缓震体由弹性材质制成,缓震体底部具有与下层连接的钝部,顶部具有与上层连接的尖部,尖部向后延展成扁平状,多个缓震体的尖部相互堆叠连接,所述缓震体上的通孔,通孔横向贯穿缓震体,缓震体钝部与尖部之间的区域在通孔两侧形成形变部和牵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滴状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包括位于前掌部前端的前部、位于后跟部后端的后部以及位于前掌部靠近后跟部连接处的中部,所述前部、后部和中部均位于上层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玖富隆鞋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