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志建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97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柱、固定件、型模和紧固层,型模、紧固层由外到内依次包覆在支撑柱外侧面上,型模至少包括由至少两片模板组合而成,固定件用于模板与模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紧固层包括纤维网、铁丝网和水泥,纤维网和铁丝网由外到内依次平行于支撑柱的外侧面,水泥填充于支撑柱与型模之间的缝隙并与纤维网和铁丝网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支撑柱上包覆铁丝网和纤维网,并辅以水泥进行填充,经由型模的外部限制,减少在支撑柱上的应力,实现减震效果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效果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效果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人防工程中,基础的人防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能不能做好基础的人防设施,关乎到人防工程是否能应对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后患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关乎到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土防空体系,而在人防建设中,基础底座的支撑柱减震关乎到顶部建设的稳固性,如何实现支撑柱的减震,是目前亟需改进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支撑柱上包覆铁丝网和纤维网,并辅以水泥进行填充,经由型模的外部限制,减少在支撑柱上的应力,实现减震效果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柱、固定件、型模和紧固层,所述型模、紧固层由外到内依次包覆在支撑柱外侧面上,所述型模由至少两片模板组合而成,所述固定件用于模板与模板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紧固层包括纤维网、铁丝网和水泥,所述纤维网和铁丝网由外到内依次平行于支撑柱的外侧面,所述水泥填充于支撑柱与型模之间的缝隙并与纤维网和铁丝网接触连接。
[0006]采用该结构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支撑柱是人防地下工程的支柱,在支撑柱的外侧面上包覆有紧固层,并通过型模将紧固层箍紧完全包覆在支撑柱上,型模由至少两片的模板组合而成,并通过固定件将模板之间进行固定,组合而成的型模可以方便进行拆卸,便于后续的整修和维护,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固定件的松紧程度使得型模对紧固层的压力可调;而紧固层所包括的纤维网、铁丝网和水泥,纤维网和铁丝网由外到内依次平行于支撑柱的外侧面,水泥填充在支撑柱与型模之间的缝隙并与纤维网和铁丝网接触,设置在靠近支撑柱的铁丝网,可以起到支撑柱外侧的固定作用,而纤维网设置在铁丝网的外侧,由于弹性的纤维网在和水泥结合后可以提供应力消除的效果,因此位于纤维网需要设置于铁丝网的外侧,纤维网与铁丝网和水泥结合之后,包覆在支撑柱上可以为支撑柱提供紧固和应力消除的效果,当遇到敌情或者是自然灾害的时候,支撑柱在承受重大冲击的情况下,由该减震装置的减震作用下,依旧可以保持其支撑效果。
[000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
[0008]所述紧固层还包括中隔网,所述中隔网所在平面垂直于支撑柱的中轴线,所述中隔网一端与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纤维网连接。
[0009]在紧固层中还设有的中隔网,其所在平面垂直于支撑柱的中轴线,一端与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纤维网连接,中隔网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在水泥填充进支撑柱与型模之间
的缝隙时,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固定纤维网和铁丝网与支撑柱之间的相对距离,避免紧固层内的纤维网和铁丝网在某些部位相互贴合而在某些部位又距离太远,导致起不到铁丝网的固定作用和纤维网的减少应力的作用。
[0010]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
[0011]所述纤维网和铁丝网之间的平行距离不低于20mm。
[0012]当纤维网和铁丝网之间的平行距离不低于20mm时,由于铁丝网和纤维网的距离太近,在铁丝网实现固定作用的情况下,与铁丝网距离越近,纤维网就越难实现将应力减少的作用,因此只有当纤维网和铁丝网之间的平行距离不低于20mm时才能较好地实现纤维网的减少应力的作用。
[0013]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
[0014]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减震带,所述减震带固定连接于型模的外侧面上,所述减震带底部穿过型模,与水泥接触连接。
[0015]该减震装置还包括的减震带,设置于型模的外侧面上,并且其底部穿过型模与水泥接触连接,减震带的设置可以将该减震装置所受到的应力作用,在经由紧固层内的纤维网消除后,还存留更多应力的情况下由与水泥接触的减震带进行二次减震,确保支撑柱所受到的应力震动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消除,确保该人防工程无恙。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7]采用该结构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组合而成的型模可以方便进行拆卸,便于后续的整修和维护,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固定件的松紧程度使得型模对紧固层的压力可调,纤维网与铁丝网和水泥结合之后,包覆在支撑柱上可以为支撑柱提供紧固和应力消除的效果,当遇到敌情或者是自然灾害的时候,支撑柱在承受重大冲击的情况下,由该减震装置的减震作用下,依旧可以保持其支撑效果,纤维网和铁丝网之间的平行距离不低于20mm时能较好地实现纤维网的减少应力的作用,减震带的二次减震,确保支撑柱所受到的应力震动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消除,确保该人防工程无恙。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的图2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柱1、固定件2、型模3和紧固层4,所述型模3、紧固层4由外到内依次包覆在支撑柱1外侧面上,所述型模3由至少两片模板31组合而成,所述固定件2用于模板31与模板31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紧固层4包括纤维网41、铁丝网42和水泥43,所述纤维网41和铁丝网42由外到内依次平行于支撑柱1的外侧面,所述水泥43填充于支撑柱1与型模3之间的缝隙并与纤维网41和铁丝网42接触连接。
[0023]上述紧固层4还包括中隔网44,所述中隔网44所在平面垂直于支撑柱1的中轴线,
所述中隔网44一端与支撑柱1连接,另一端与纤维网41连接。
[0024]上述纤维网41和铁丝网42之间的平行距离不低于20mm。
[0025]上述减震装置还包括减震带5,所述减震带5固定连接于型模3的外侧面上,所述减震带5底部穿过型模3,与水泥43接触连接。
[0026]采用该结构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支撑柱1是人防地下工程的支柱,在支撑柱1的外侧面上包覆有紧固层4,并通过型模3将紧固层4箍紧完全包覆在支撑柱1上,型模3由至少两片的模板31组合而成,并通过固定件2将模板31之间进行固定,组合而成的型模3可以方便进行拆卸,便于后续的整修和维护,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固定件2的松紧程度使得型模3对紧固层4的压力可调;而紧固层4所包括的纤维网41、铁丝网42和水泥43,纤维网41和铁丝网42由外到内依次平行于支撑柱1的外侧面,水泥43填充在支撑柱1与型模3之间的缝隙并与纤维网41和铁丝网42接触,设置在靠近支撑柱1的铁丝网42,可以起到支撑柱1外侧的固定作用,而纤维网41设置在铁丝网42的外侧,由于弹性的纤维网41在和水泥43结合后可以提供应力消除的效果,因此位于纤维网41需要设置于铁丝网42的外侧,纤维网41与铁丝网42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柱、固定件、型模和紧固层,所述型模、紧固层由外到内依次包覆在支撑柱外侧面上,所述型模由至少两片模板组合而成,所述固定件用于模板与模板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紧固层包括纤维网、铁丝网和水泥,所述纤维网和铁丝网由外到内依次平行于支撑柱的外侧面,所述水泥填充于支撑柱与型模之间的缝隙并与纤维网和铁丝网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减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建
申请(专利权)人:叶志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