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605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包括壳体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防护筒,防护筒的圆周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撑筒,支撑筒位于壳体内,所述支撑筒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底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锥体,所述锥体的圆周一侧开设有放药槽,放药槽内放置有诱杀剂本体,且支撑筒的圆周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高块,增高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柱,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死后的白蚁沿着锥体向下掉落,以避免诱杀后的白蚁将诱杀剂本体覆盖,以保障诱杀剂本体的诱杀效果,提升了树木的白蚁防治作业。升了树木的白蚁防治作业。升了树木的白蚁防治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白蚁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白蚁作为一种害虫,其不但危害房屋建筑,还对埋设于地下的电缆、仓储物资、野外、树林及江河堤坝等都产生危害,因此白蚁防治及灭杀工作也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我们提出设计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
[0003]目前,现有的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在对树木作白蚁防治时,由于诱杀后的白蚁易于将诱杀剂覆盖,使得诱杀剂的诱杀效果下降,影响树木的白蚁防治作业,综上,现有的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包括壳体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防护筒,防护筒的圆周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撑筒,支撑筒位于壳体内,所述支撑筒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底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锥体,所述锥体的圆周一侧开设有放药槽,放药槽内放置有诱杀剂本体,且支撑筒的圆周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高块,增高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柱。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有梯形截面环,梯形截面环与支撑筒的圆周外壁相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块。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块,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磁力相吸。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贯穿插接有两个活动杆,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把手,把手位于放置槽内,且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反光贴。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实用新,通过锥体的设置,可以使得死后的白蚁沿着锥体向下掉落,以避免诱杀后的白蚁将诱杀剂本体覆盖,以保障诱杀剂本体的诱杀效果,提升了树木的白蚁防治作业。
[0016]2.本技术,通过支撑筒和防护筒螺纹连接方式的设置,以便于支撑筒和防护
筒的拆卸,从而方便对白蚁的尸体进行清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0017]3.本技术,通过梯形截面环的设置,可以在壳体和支撑筒之间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使得支撑筒和壳体安装的更加准确,同时,由壳体可以对通孔做隔档,以免雨水、灰尘的进入,保障了诱杀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的左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的右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壳体;2、底板;3、防护筒;4、支撑筒;5、固定板;6、支撑柱;7、锥体;8、放药槽;9、诱杀剂本体;10、通孔;11、增高块;12、插柱;13、隔板;14、梯形截面环;15、第一磁铁块;16、第二磁铁块;17、活动杆;18、把手;19、限位块;20、放置槽;21、环形反光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图4,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包括壳体1和底板2,底板2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防护筒3,防护筒3的圆周外侧螺纹连接有支撑筒4,支撑筒4和防护筒3螺纹连接方式的设计,以便于支撑筒4和防护筒3的拆卸,从而方便对白蚁的尸体进行清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支撑筒4位于壳体1内,支撑筒4的圆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5,底板2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锥体7,设置锥体7,可以使得死后的白蚁沿着锥体7向下掉落,以避免诱杀后的白蚁将诱杀剂本体9覆盖,以保障诱杀剂本体9的诱杀效果,提升了树木的白蚁防治作业,锥体7的圆周一侧开设有放药槽8,放药槽8内放置有诱杀剂本体9,且支撑筒4的圆周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10,由壳体1可以对通孔10做隔档,以免雨水、灰尘的进入,保障了诱杀装置的使用。
[0025]底板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增高块11,增高块11的设计,提升了底板2的高度,以防阴雨天气时,雨水通过支撑筒4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处向上溢,增高块11的底部插接有多个插柱12,壳体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隔板13,隔板13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0,壳体1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有梯形截面环14,设置梯形截面环14,可以在壳体1和支撑筒4之间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使得支撑筒4和壳体1安装的更加准确,梯形截面环14与支撑筒4的圆周外壁相接触,固定板5的上表面粘接有第一磁铁块15,壳体1的顶部内壁粘接有第二磁铁块16,第一磁铁块15和第二磁铁块16磁力相吸,壳体1的顶部内壁贯穿插接有两个活动杆17,活动杆17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把手18,把手18位于放置槽20内,且活动杆17的底端套接有限位块19,壳体1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环形反光贴21,环形反光贴21的设计,以便于在夜晚起到反光提示的作用,以防夜晚时,作业人员将诱杀装置踢翻,保障了诱杀装置在夜晚的应用。
[00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插柱12将整个装置扎入白蚁经常出没的
场所,然后,诱杀剂本体9的气味通过通孔10溢散至支撑筒4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处,随后,经过壳体1和支撑筒4底部的缝隙处向外飘散,随之,白蚁在诱杀剂本体9的引诱下,便会成群结队通过支撑筒4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处向上爬,并且通过通孔10掉落在诱杀剂本体9,当白蚁食用诱杀剂本体9后,便会被杀灭,然后杀灭的白蚁顺着锥体7掉落在底板2上,以避免死后的白蚁将诱杀剂本体9覆盖,当需要将死去的白蚁取出时,作业人员手持把手18并向上提拉活动杆17,使得限位块19与壳体1的顶部内壁相接触,即可将壳体1从支撑筒4外部取出,然后,旋转支撑筒4,利用支撑筒4和防护筒3螺纹连接方式,即可将支撑筒4和防护筒3脱离,则可对白蚁的尸体进行清除。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包括壳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防护筒(3),防护筒(3)的圆周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撑筒(4),支撑筒(4)位于壳体(1)内,所述支撑筒(4)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底板(2)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锥体(7),所述锥体(7)的圆周一侧开设有放药槽(8),放药槽(8)内放置有诱杀剂本体(9),且支撑筒(4)的圆周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高块(11),增高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柱(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用的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3),隔板(13)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守涌陈远杭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城厢区城建白蚁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