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婧专利>正文

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451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可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上设置有混合桶、水泵以及用于承载医护人员的座椅,所述混合桶上连通有添加管与供液管,所述混合桶上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消毒液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供液管的自由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摒弃了现有技术中手持式和背负式的消毒方式,相比手持式而言,消毒的连续性强,无需频繁添加消毒液,操作较为方便,而相比背负式而言,无需医护人员进行背负,较为省力,得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更具有实用性;通过弹性卡爪的设计,实现了对连接管和波纹管的固定。现了对连接管和波纹管的固定。现了对连接管和波纹管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毒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感染科全称感染性疾病科,包括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比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肺结核、梅毒、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猩红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狂犬病、禽流感、普通流感、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各种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到感染科就诊,在感染科临床中,需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对患者造成感染。
[0003]现有的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大致可分为两种,即手持式和背负式,前者虽体积较小,但消毒的连续性较差,需要频繁添加消毒液,操作较为繁琐,而后者虽无需频繁添加消毒液,但体积较大,医护人员背负时较为费力,二者均存在一定的缺点,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小车(1),所述小车(1)上设置有混合桶(2)、水泵(3)以及用于承载医护人员的座椅(4),所述混合桶(2)上连通有添加管(5)与供液管(6),所述混合桶(2)上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消毒液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供液管(6)的自由端与所述水泵(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水泵(3)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液管(7),所述小车(1)上竖直向固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调节杆(9),所述支撑杆(8)上设置有作用于所述调节杆(9)并驱使其滑动的驱动件,所述出液管(7)的自由端与所述调节杆(9)球连接且设置有雾化喷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均通过轴承竖直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混合桶(2)内且对称分布的两个搅拌杆(11),所述混合桶(2)上设置有作用于两个所述搅拌杆(11)并驱使二者同步反向转动的驱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染科临床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均通过轴承竖直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混合桶(2)上且对称分布的两个转杆(12),两个所述转杆(12)上均套设有连动齿轮(13)与主动轮(14)且两个所述连动齿轮(13)啮合,所述搅拌杆(11)的自由端转动贯穿所述混合桶(2)且套设有从动轮(15),所述主动轮(14)与从动轮(15)上绕设有连接皮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婧宋光周倩
申请(专利权)人:耿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