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34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蔬菜种植架,将其培养液管道设置成内外嵌套的内管和外管,其中: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且外管被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内管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至少两排在其长度方向按照预设轴向孔间距等距分布的栽培孔,且不同排的所述栽培孔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蔬菜种植架,通过将培养液管道设置成外管和内管,内管上内管上开设有至少两排在其长度方向按照预设轴向孔间距等距分布的栽培孔,且不同排的栽培孔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不同,通过管固定组件使得内管在外管内转动,并将转动后的内管固定,使得不同预设轴向孔间距的栽培孔与通槽匹配后,适应不同种类蔬菜的种植。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种植架


[0001]本技术涉及蔬菜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蔬菜种植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如何在有效的土地资源下,使得蔬菜的产量最大化已成为广大菜农亟需解决的难题,故而蔬菜种植架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0003]种植架的培养液管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栽培蔬菜的栽培孔,对于在培养液管道上种植体积大小不同的蔬菜,体积较小的蔬菜占用空间较小,对于成长中后期体型较大的的蔬菜,占用空间大。
[0004]培养液管道上的栽培孔间距是固定的,不能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蔬菜。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一种蔬菜种植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蔬菜种植架,通过将培养液管道设置成内管和外管,内管上开设有至少两排在其长度方向预设轴向孔间距不同栽培孔,通过转动内管,切换不同间距的栽培孔种植蔬菜。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7]一种蔬菜种植架,将其培养液管道设置成内外嵌套的内管和外管,其中:
[0008]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且外管被安装在支架上;
[0009]所述内管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至少两排在其长度方向按照预设轴向孔间距等距分布的栽培孔,且不同排的所述栽培孔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不同;
[0010]所述内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管固定组件,用于在所述内管通过转动将其中一排栽培孔匹配所述通槽后将所述内管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外管在所述支架的两侧从上至下均设置一排,且同一排所述外管之间通过转接管依次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内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管的长度并大于所述通槽的长度,且所述外管的两端管口内均螺纹连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在轴向的两端对所述内管限位。
[0013]优选地,相邻两排所述栽培孔在所述内管周向上的间距为预设周向孔间距,且所述预设周向孔间距设置成当其中一排栽培孔位于所述通槽内时,其余栽培孔被所述外管遮挡。
[0014]优选地,所述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管固定,所述固定部在所述活动部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所述活动部的两侧与对应侧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环和卡箍,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活动部转动连接,所述卡箍与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活动部包括转动环、转动杆和锁定杆,所述转动环与所述固定环转动配合,所述转动环的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锁定杆均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与所述转动环转动配合,所述锁定杆与所述转动环螺纹连接,且所述锁定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转动环外侧,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锁定杆的下端均穿过所述外管延伸至所述内管的定位区内。
[0017]优选地,所述定位区为开设在所述内管上的弧形槽形成,所述弧形槽均匀的开设在所述内管的圆周上,且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锁定杆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槽内,所述外管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杆和所述锁定杆穿过外管进入弧形槽的通道。
[0018]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凹槽内部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内壁和所述转动杆固定,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锁定杆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凹槽内壁固定。
[0019]优选地,在与所述管固定组件同一端的所述内管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向内凹陷形成凹陷槽,所述凹陷槽与所述弧形槽一一对应设置。
[0020]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蔬菜种植架,通过将培养液管道设置成内管和外管,内管上内管上开设有至少两排在其长度方向按照预设轴向孔间距等距分布的栽培孔,且不同排的栽培孔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不同,通过管固定组件使得内管在外管内转动,并将转动后的内管固定,使得不同预设轴向孔间距的栽培孔与通槽匹配后,适应不同种类蔬菜的种植。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蔬菜种植架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蔬菜种植架的内管和外管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蔬菜种植架的限位环和密封环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蔬菜种植架的管固定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蔬菜种植架的滑动腔和凹槽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蔬菜种植架的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0]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蔬菜种植架,将其培养液管道1设置成内外嵌套的内管11和外管12,其中:
[0031]外管12的顶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121,且外管12被安装在支架2上,支架2对外管12支撑并使得外管12稳定。
[0032]内管11可转动的设置在外管12内,内管11上开设有至少两排在其长度方向按照预设轴向孔间距等距分布的栽培孔3,且不同排的栽培孔3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不同,栽培孔3用于栽培蔬菜,其中一排栽培孔3与通槽121匹配后,使得栽培孔3露在环境中,通过对外管12
输送培养液,培养液再进入内管11,将蔬菜种植在栽培孔3后,蔬菜通过位于内管11内的根系吸收培养液成长。
[0033]内管11的其中一端与外管12之间设置有管固定组件4,管固定组件4套设在外管12上,用于在内管11通过转动将其中一排栽培孔3匹配通槽121后将内管11固定。管固定组件4通过转动内管11,以切换不同的栽培孔3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与通槽121匹配,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蔬菜对生长空间的需求。
[0034]通过操作管固定组件4,使得内管11转动,内管11转动,开设在内管11上每排栽培孔3随内管11转动,当其中一排栽培孔3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与通槽121匹配后,且该预设轴向孔间距与需要种植的蔬菜最适配后,再通过操作管固定组件4将内管11固定在外管12上,将内管11稳定在外管12内,以防止内管11转动使得种植后的蔬菜损伤。
[0035]外管12在支架2的两侧从上至下均设置一排,且同一排外管12之间通过转接管5依次连接,支架2为a字架,a字架能更稳定支撑外管12。通过转接管5将同排的外管12连接成蛇行通道122的形状,可以减少转接管5的数量。转接管5与外管12具体连接时,转接管5与外管12同轴线连接或转接管5的轴线连接在外管12轴线的上方,且转接管5与外管12的连接位置位于通槽121下方,防止培养液从通槽121处溢出。可根据转接管5与外管12连接的初始位置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将其培养液管道(1)设置成内外嵌套的内管(11)和外管(12),其中:所述外管(12)的顶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121),且外管(12)被安装在支架(2)上;所述内管(1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管(12)内,所述内管(11)上开设有至少两排在其长度方向按照预设轴向孔间距等距分布的栽培孔(3),且不同排的所述栽培孔(3)的预设轴向孔间距不同;所述内管(1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外管(12)之间设置有管固定组件(4),用于在所述内管(11)通过转动将其中一排栽培孔(3)匹配所述通槽(121)后将所述内管(1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2)在所述支架(2)的两侧从上至下均设置一排,且同一排所述外管(12)之间通过转接管(5)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管(12)的长度并大于所述通槽(121)的长度,且所述外管(12)的两端管口内均螺纹连接有限位环(6),两个所述限位环(6)在轴向的两端对所述内管(11)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栽培孔(3)在所述内管(11)周向上的间距为预设周向孔间距,且所述预设周向孔间距设置成当其中一排栽培孔(3)位于所述通槽(121)内时,其余栽培孔(3)被所述外管(12)遮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蔬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部(41)和活动部(42),所述固定部(41)与所述外管(12)固定,所述固定部(41)在所述活动部(42)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所述活动部(42)的两侧与对应侧所述固定部(41)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蔬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1)包括固定环(411)和卡箍(412),所述固定环(411)与所述活动部(42)转动连接,所述卡箍(41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镜锋缪乃耀张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惠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