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22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具有两个电源输出插口,所述装饰灯还包括两组激光光源和导光条,两组激光光源分别通过线路和两个电源输出插口连接;导光条两个端部的入射端分别正对所述两组激光光源的激光出光口,通过两组激光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激光在所述导光条中合光,形成彩光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饰灯通过两个激光光源射向导光条的两端,使导光条两个方向的激光相遇并形成合光,合光后,导光条发出彩色光带条,非常炫丽。控制板上设置有通过IC控制激光亮度、颜色的电路。控制板上还设置有通过声音控制激光亮度的电路。有通过声音控制激光亮度的电路。有通过声音控制激光亮度的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


[0001]本技术涉及装饰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LED照射导光条作为装饰用灯,由于LED只能用单个或多个不同颜色的LED会造成照射没在正端面,损耗比较大,不能形成好的发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设计该装饰灯的目的是使导光条具有更好的光效。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具有两个电源输出插口,所述装饰灯还包括:
[0005]两组激光光源,分别通过线路和两个电源输出插口连接;
[0006]导光条,该导光条两个端部的入射端分别正对所述两组激光光源的激光出光口,通过两组激光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激光在所述导光条中合光,形成彩光条。
[0007]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激光的波段为450nm

660nm。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两路光控电路;
[0009]其中,第一路光控制电路包括主控IC,主控IC控制激光光源所发出的激光常亮或由弱变强或闪烁;
[0010]第二路光控制电路包括主控IC和声控咪头,该主控IC和所述声控咪头电连接,所述声控咪头接收声音,并通过识别声音的强弱,主控IC根据声音的强弱控制激光的亮度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控IC为芯片U1,该芯片U1具有八个引脚,各引脚连接的电路如下:
[0012]1脚和3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芯片U1的3脚还连接有电感器L1,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
[0013]2脚接入VIN电路;
[0014]3脚和4脚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芯片U1的4脚并接地;
[0015]5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16和电阻R17,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
[0016]6脚分别连接电容C2和电阻R15,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8、电容C6并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
[0017]7脚和8脚互接且连接至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
[0018]如图4所示,VIN接口具有两个引脚,其两个引脚之间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2、有极性
电容C7和电容C9,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端接至所述VIN接口的接地脚,所述有极性电容C7的负极接至所述VIN接口的接地脚;电容C11、电容C16和有极性电容C1并联,所述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脚连接至所述VIN接口的接地脚,其正极脚接入VCC电路和电阻R18,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光敏二极管DH的正极;
[0019]所述光敏二极管DH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LM431的正极、电阻R20和可调电阻RC并接地;
[0020]所述二极管LM43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2、电阻R35、电阻R1,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所述电阻R35和电阻R49串联,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41,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可调电阻RC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2A的正极脚

3,所述可调电阻RC的可调端接至运算放大器U2A的正极脚

3;
[0021]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负极脚

2分别连接有电容C5、电阻R10,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脚

1,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8脚接入VCC电路,其4脚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脚

1还连接有可调电阻RT,所述可调电阻RT并联有电阻R21,所述可调电阻RT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8和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其发射极还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1和电阻R12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至LDG接口的1脚,所述LDG接口接发绿光电路;
[0022]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端连接有电阻R7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还连接有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有TTLG接口和电阻R4,所述TTLG接口连接绿色调制电路;
[0023]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4、电阻R3以及LDG接口的2脚,所述电容C4和电阻R3并联并接至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
[0024]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2、电阻R44、可调电阻RR、运算放大器U2B的正极脚

5,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并连接至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31的一端,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至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32的一端,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接至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30,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9、TTLR接口的1脚,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所述TTLR接口的2脚接地,所述TTLR接口接入红光调制电路;
[0025]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负极脚

6连接有电阻R36和电容C14,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8、三极管Q8的发射极,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阻R37,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LDR接口的2脚、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4和电容C13并联并接至所述LDR接口的1脚,所述LDR接口的1脚还连接电阻R19,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所述LDR接口的连接发红光电路。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装饰灯通过两个激光
光源射向导光条的两端,使导光条两个方向的激光相遇并形成合光,合光后,导光条发出彩色光带条,非常炫丽。
[0027]控制板上设置有通过IC控制激光亮度、颜色的电路。
[0028]控制板上还设置有通过声音控制激光亮度的电路。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装饰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主控IC电路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与主控IC连接的光控电路的局部电路1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包括控制板(1),该控制板(1)具有两个电源输出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灯还包括:两组激光光源(4),分别通过线路(3)和两个电源输出插口连接;导光条(7),该导光条(7)两个端部的入射端(6)分别正对所述两组激光光源(4)的激光出光口(5),通过两组激光光源(4)发出不同波长的激光在所述导光条(7)中合光,形成彩光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4)所射出的激光的波段为450nm

66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上设有两路光控电路;其中,第一路光控制电路包括主控IC,主控IC控制激光光源(4)所发出的激光常亮或由弱变强或闪烁;第二路光控制电路包括主控IC和声控咪头,该主控IC和所述声控咪头电连接,所述声控咪头接收声音,并通过识别声音的强弱,主控IC根据声音的强弱控制激光的亮度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合光照射导光条的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IC为芯片U1,该芯片U1具有八个引脚,各引脚连接的电路如下:1脚和3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芯片U1的3脚还连接有电感器L1,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2脚接入VIN电路;3脚和4脚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芯片U1的4脚并接地;5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16和电阻R17,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6脚分别连接电容C2和电阻R15,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8、电容C6并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7脚和8脚互接且连接至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VIN接口具有两个引脚,其两个引脚之间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2、有极性电容C7和电容C9,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端接至所述VIN接口的接地脚,所述有极性电容C7的负极接至所述VIN接口的接地脚;电容C11、电容C16和有极性电容C1并联,所述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脚连接至所述VIN接口的接地脚,其正极脚接入VCC电路和电阻R18,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光敏二极管DH的正极;所述光敏二极管DH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LM431的正极、电阻R20和可调电阻RC并接地;所述二极管LM43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2、电阻R35、电阻R1,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VCC电路,所述电阻R35和电阻R49串联,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41,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可调电阻RC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2A的正极脚

3,所述可调电阻RC的可调端接至运算放大器U2A的正极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妙琴陈娟万汉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梅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