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115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浮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包括浮体、配重组件、骨架、顶标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骨架包括主支撑柱、加强梁、侧板和圆形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下方中心与所述主支撑柱上方连接,所述主支撑柱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侧板,该装配式的海洋浮标,设备整体采用装配式连接,方便拆卸,当局部出现损坏,方便更换零部件,浮体采用环保的聚乙烯材质,浮体内填充有环保材料聚氨酯,方便回收利用,浮体通过塑料螺栓和螺母连接,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两侧均设置有梯架,顶标台上下两侧通过连接架与对应的匡扶架连接,方便保证人攀爬的安全性,顶标台上设置有与顶标本体连接的安装座。接的安装座。接的安装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标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抛丸和涂装油漆会对陆地造成严重污染和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浪费,浮标整体抛投到指定海域以后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并且浮标在收到水务浸泡后会产生锈蚀,这样浮标的外部颜色就会脱落,导致浮标视觉效果丧失,进而需要打捞上岸进行每个年度的抛丸除锈、涂装新的油漆后再进行定位抛投,每年都要重复这个过程,也就是会产生重复污染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对陆地和水域水体重复产生了重度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包括浮体、配重组件、骨架、顶标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骨架包括主支撑柱、加强梁、侧板和圆形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下方中心与所述主支撑柱上方连接,所述主支撑柱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与所述主支撑柱连接,所述浮体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两组所述侧板均设置在两组所述浮体之间,所述浮体设置在两组所述加强梁之间,两组所述浮体上均设置有螺栓,所述侧板远离所述主支撑柱一侧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若干组螺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适配,所述主支撑柱下方与所述配重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一装配盘、第二装配盘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下方中心与所述支撑台上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上方中心与所述第一装配盘下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一装配盘上方与所述第二装配盘连接,所述第二装配盘上方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下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方中心与所述顶标组件连接。
[0007]为了方便装配顶标本体,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顶标组件包括顶标台、匡扶架、安装座和顶标本体,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方中心与所述顶标台下方中心连接,所述顶标台上方设置有用于安装顶标本体的安装座,所述顶标台上下两侧设置有所述匡扶架,所述顶标台上下两侧均通过连接架与对应的匡扶架内壁连接。
[0008]为了方便攀爬设备,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支撑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二支撑体呈四棱台形,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两侧壁均设置有梯架。
[0009]为了方便控制第一支撑体的开合,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支撑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支撑体正面设置有用于控制空腔开合的防护门。
[0010]为了方便移动设备,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加强梁远离所述侧板一端均设置有把手。
[0011]为了保证匡扶架与顶标台连接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连接架设置为若干组均匀布置。
[0012]为了方便增加配重,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辅助支撑柱、连接片和连接框,所述辅助支撑柱上方与所述主支撑柱下方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柱下方与所述连接框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柱侧壁设置有所述连接片。
[0013]为了方便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浮体内填充有漂浮材料,所述漂浮材料材质为聚氨酯,所述浮体材质为聚乙烯。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装配式的海洋浮标,设备整体采用装配式连接,方便拆卸,当局部出现损坏,方便更换零部件,浮体采用环保的聚乙烯材质,浮体内填充有环保材料聚氨酯,方便回收利用,浮体通过塑料螺栓和螺母连接。
[0017]该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两侧均设置有梯架,顶标台上下两侧通过连接架与对应的匡扶架连接,方便保证人攀爬的安全性,顶标台上设置有与顶标本体连接的安装座。
[0018]该装配式的海洋浮标,设备整体可以喷涂防腐蚀涂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第一视角主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第二视角主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局部主视示意图。
[0022]图中:1、浮体;2、主支撑柱;3、加强梁;4、侧板;5、支撑台;6、第一支撑体;7、第一装配盘;8、第二装配盘;9、第二支撑体;10、顶标台;11、匡扶架;12、安装座;13、顶标本体;14、连接架;15、梯架;16、防护门;17、把手;18、辅助支撑柱;19、连接片;20、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包括浮体1、配重组件、骨架、顶标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骨架包括主支撑柱2、加强梁3、侧板4和圆形的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下方中心与所述主支撑柱2上方连接,所述主支撑柱2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侧板4,所述侧板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加强梁3,所述加强梁3与所述主支撑柱2连接,所述浮体1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两组所述侧板4均设置在两组所述浮体1之间,所述浮体1设置在两组所述加强梁3之间,两组所述浮体1上均设置有螺栓,所述侧板4远离所述主支撑柱2一侧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若干组螺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适配,所述主支撑柱2下方与所述配重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体6、第一装配盘7、第二装配盘8和第二支撑体9,所述第一支撑体6下方中心与所述支撑台5上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6上方中心与所述第一装配盘7下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一装配盘7上方与所述第二装配盘8连接,所述第二装配盘8上方与所述第二支撑体9下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9上方中心与所述顶标组件连接,两组浮体1贴
合侧板4,螺栓对准螺孔并通过人手或者其他辅助器械拧入,为了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采用贯通两组浮体1和侧板4的螺柱使浮体1和侧板4连接,螺柱两端通过螺母锁死,螺柱和螺母采用塑料材质,浮体1本身具有良好的浮力和抗撞击性,骨架的各部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当局部出现损坏,方便切割替换,主支撑柱2下方与配重组件连接,方便保证设备在海上竖直布置,侧板4设置在主支撑柱2两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侧板4上下两侧歪斜,本实施例中,主支撑柱2上设置有保证侧板4强度的加强梁3,主支撑柱2上方与支撑台5连接,支撑台5上方与第一支撑体6连接,第一支撑体6通过第一装配盘7与第二装配盘8连接,第二装配盘8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体9,第二支撑体9上方设置有顶标组件,顶标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分别用于空气环境以及海洋环境的测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本文中不做赘述。
[002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顶标组件的稳定性,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标组件包括顶标台10、匡扶架11、安装座12和顶标本体13,所述第二支撑体9上方中心与所述顶标台10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包括浮体(1)、配重组件、骨架、顶标组件和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主支撑柱(2)、加强梁(3)、侧板(4)和圆形的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下方中心与所述主支撑柱(2)上方连接,所述主支撑柱(2)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侧板(4),所述侧板(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加强梁(3),所述加强梁(3)与所述主支撑柱(2)连接,所述浮体(1)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两组所述侧板(4)均设置在两组所述浮体(1)之间,所述浮体(1)设置在两组所述加强梁(3)之间,两组所述浮体(1)上均设置有螺栓,所述侧板(4)远离所述主支撑柱(2)一侧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若干组螺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适配,所述主支撑柱(2)下方与所述配重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体(6)、第一装配盘(7)、第二装配盘(8)和第二支撑体(9),所述第一支撑体(6)下方中心与所述支撑台(5)上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6)上方中心与所述第一装配盘(7)下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一装配盘(7)上方与所述第二装配盘(8)连接,所述第二装配盘(8)上方与所述第二支撑体(9)下方中心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9)上方中心与所述顶标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标组件包括顶标台(10)、匡扶架(11)、安装座(12)和顶标本体(13),所述第二支撑体(9)上方中心与所述顶标台(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更李丽杰段若衡李梦阳黄其泉左雷孙雷霆王晓杰刘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