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脱氮除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国外从六十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脱氮除磷的物理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物理法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采用。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除磷。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实现工业化流程。废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和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形态储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中,向好氧池内曝气时,氧气形成的气泡在水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气泡形成的数量也较少,导致水中的氧气溶解率较低,好氧细菌不能够彻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设备,包括氨化罐(1)、硝化罐(2)、反硝化罐(3)和输液管(4),所述氨化罐(1)、硝化罐(2)和反硝化罐(3)依次排列设置,且氨化罐(1)、硝化罐(2)和反硝化罐(3)之间通过输液管(4)连通,所述氨化罐(1)上设有进液管(11),所述反硝化罐(3)上设有出液管(31)和出气管(32),所述氨化罐(1)和反硝化罐(3)上均设有投料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罐(2)内设有用于滞留氧气气泡的滞留组件(5)和用于输入氧气的打氧组件(6),硝化罐(2)顶部还设有投料仓(7)和联动组件(8),所述打氧组件(6)通过联动组件(8)与滞留组件(5)和投料仓(7)联动,所述滞留组件(5)包括滞留环(51)、滞留电机(52)和两个往复丝杆(53),所述滞留环(51)滑动设置在硝化罐(2)内部,两个往复丝杆(53)与硝化罐(2)转动连接,且滞留环(51)与往复丝杆(53)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滞留电机(52)设置在硝化罐(2)上且滞留电机(52)的主轴与一个往复丝杆(53)固定连接,两个往复丝杆(5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滞留环(51)上设有若干附着棒(54),每个附着棒(54)上均设有若干支杆(55),支杆(55)上设有若干滞留氧气气泡的滞留刺(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脱氮除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氧组件(6)包括曝气风机(61)、曝气管(62)、L型管(63)和固定支架(64),所述曝气风机(61)设置在硝化罐(2)顶部,所述曝气管(62)固定设置在硝化罐(2)内部,所述曝气风机(61)输出端和曝气管(62)通过联动组件(8)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号,江里,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