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专利>正文

一种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06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属于昆虫饲养及生物学习性研究领域。所述的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瓶和成虫瓶,饲养瓶顶部设置有饲养瓶盖,饲养瓶盖上开有能够供成虫瓶瓶口插装的成虫瓶插口,饲养瓶内分别设置有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盘,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盘,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盘内填有充蚊卵收集基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饲养装置在异迟眼蕈蚊饲养期间,仅需要添加2次食物就能保证虫体完成生长发育,不需要调节饲养装置的湿度。能够大大提高了异迟眼蕈蚊产卵量、卵孵化率、幼虫各龄期、化蛹率、羽化率等生物学参数观察和统计的准确性。计的准确性。计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昆虫饲养及生物学习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异迟眼蕈蚊是一种食用菌、药用菌、大田作物、观赏植物花卉的重要害虫,自2009年首次在云南食用菌栽培区发现以来,目前已在云南、广西、江苏、浙江、甘肃、山东等地区的食用菌和韭菜种植区广泛危害。该虫以幼虫钻蛀危害食用菌子实体、菌丝和植物根系,造成食用菌枯萎腐烂和植物萎蔫死亡。另外该虫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螨类,由于个体小、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强,在农业生产中极易暴发成灾。
[0003]由于不同寄主类型(食用菌、百合科植物)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存在显著差异。生物学习性研究有助于了解该虫的为害特性、发生代数和薄弱虫态,为异迟眼蕈蚊的预测预报、防治技术和成灾机理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在害虫生物学特性研究中,需要有标准化试虫和可靠的研究方法作为技术支撑。由于现有的迟眼蕈蚊室内饲养技术需要不断添加食物和控制湿度,存在操作繁琐、易受污染、人为干扰频繁等问题。
[0004]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简单、高效、人为干扰较小的饲养装置,以满足室内开展异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人为干扰因素较小的,适用于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更换食物或饲料引起的湿度变化、虫体易受杂菌感染、人为干扰严重、虫体易受损等问题,为异迟眼蕈蚊生物学习性的观察和统计提供可靠保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瓶和成虫瓶,饲养瓶顶部设置有饲养瓶盖,饲养瓶盖上开有能够供成虫瓶瓶口插装的成虫瓶插口,饲养瓶内分别设置有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盘,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盘,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盘内填有充蚊卵收集基质。
[0007]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成虫瓶瓶口上设置有成虫瓶盖,成虫瓶盖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进气管和吸气管,吸气管内端口上设置有防虫网。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成虫瓶瓶口与成虫瓶盖采用螺纹连接,成虫瓶瓶口与成虫瓶盖之间覆盖密封纱布。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成虫瓶内底部设置缓冲海绵层。
[0010]作为进一步优选,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盘均为塑料培养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的饲养装置在异迟眼蕈蚊饲养期间,仅需要添加2次食物就能保证虫体完成生长发育,不需要调节饲养装置的湿度。并且,瓶内设置的产卵饲养盘和化蛹羽化
盘,在饲养器中做到了干湿区相对独立,解决了不同虫态对环境湿度需求差异的难题。采用本饲养装置,能够大大提高了异迟眼蕈蚊产卵量、卵孵化率、幼虫各龄期、化蛹率、羽化率等生物学参数观察和统计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饲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饲养瓶和成虫瓶配合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饲养瓶与瓶盖配合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的剖视图;
[0017]图中,饲养瓶1、饲养瓶盖2、成虫瓶插口3、产卵饲养盘4、化蛹羽化盘5、蚊卵收集基质6、成虫瓶7、成虫瓶盖8、进气管9、吸气管10、防虫网11、密封纱布12、缓冲海绵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参照附图1至附图4所示,所述的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瓶1和成虫瓶7,饲养瓶1顶部设置有饲养瓶盖2,饲养瓶盖2上开有能够供成虫瓶7瓶口插装的成虫瓶插口3,饲养瓶1内分别设置有产卵饲养盘4和化蛹羽化盘5,产卵饲养盘4和化蛹羽化盘5,产卵饲养盘4和化蛹羽化盘5内填有充蚊卵收集基质6。本例中,产卵饲养盘4和化蛹羽化盘5均为塑料培养皿,蚊卵收集基质6为配制的3%的水琼脂。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成虫瓶7瓶口上设置有成虫瓶盖8,成虫瓶盖8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进气管9和吸气管10,吸气管10内端口上设置有防虫网11,通过抽吸吸气管10能够将成虫通过进气管9吸入瓶内待用。其中,成虫瓶7瓶口与成虫瓶盖8采用螺纹连接,易于拆装,成虫瓶7瓶口与成虫瓶盖8之间覆盖密封纱布12,将进气管9底端穿透纱布伸入成虫瓶7内,能够密闭成虫瓶7瓶口与成虫瓶盖8之间间隙以及辅助防止吸入的成虫逃逸。特别地,所述的成虫瓶7内底部设置缓冲海绵层13,能够对吸入的成虫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减少成虫受损可能性,保障成虫活性和成活率。
[0023]在饲养过程中采用如下步骤和方法:
[0024](1)配制3%的水琼脂倒入产卵饲养盘4中,冷却后用滤纸吸走冷凝水,形成异迟眼蕈蚊卵收集基质6,将产卵饲养盘4放入饲养瓶1中,盖好饲养瓶盖2。
[0025](2)将成虫瓶7及成虫瓶盖8部分装配完成后,采用吸气管10吸取所需的雌雄成虫数量。将成虫瓶盖8瓶盖打开,小心移去密封纱布12防止成虫逃逸,将成虫瓶7瓶口迅速插入饲养瓶盖2上的成虫瓶插口3上。
[0026](3)将带有成虫瓶7的饲养瓶1放在人工气候箱(25℃,相对湿度70%,L:D=16:8)培养2

3 d,待成虫全部死亡后,在解剖镜下观察产卵情况。采用75%乙醇杀菌消毒,避免后续饲养过程中杂菌或有害菌大量繁殖。待乙醇挥发后用纱布(孔径0.15 mm)覆盖,将饲养瓶盖2盖好,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全黑暗培养。
[0027](4)幼虫孵化后,可在解剖镜下统计出卵的孵化率。在产卵饲养盘4中放入测试食物3.0 g用于幼虫的饲养。若食物含水量过高,则需提前晾晒降低湿度。若发现饲养瓶1内壁有水气要及时除湿。幼虫饲养期间,可通过观察幼虫蜕皮后残留的黑色头壳统计幼虫的龄期,幼虫饲养期间视情况添加食物1

2次,食物从成虫瓶插口3处完成投放。
[0028](5)待幼虫虫体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瓶(1)和成虫瓶(7),饲养瓶(1)顶部设置有饲养瓶盖(2),饲养瓶盖(2)上开有能够供成虫瓶(7)瓶口插装的成虫瓶插口(3),饲养瓶(1)内分别设置有产卵饲养盘(4)和化蛹羽化盘(5),产卵饲养盘(4)和化蛹羽化盘(5),产卵饲养盘(4)和化蛹羽化盘(5)内填有充蚊卵收集基质(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迟眼蕈蚊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虫瓶(7)瓶口上设置有成虫瓶盖(8),成虫瓶盖(8)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李松开沈秋吉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