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合物储层解堵防砂一体化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合物储层增产与防砂
,尤其涉及一种水合物储层解堵防砂一体化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主要分布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区域。因其外观像冰而且遇火燃烧,所以又被称为“可燃冰”。根据燃冰资源潜力研究报告,预测全球可燃冰资源量约为20万亿吨油当量。可燃冰由于其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巨大、能源密度高而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备受各国关注,是长期研究的热点。
[0003]由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粘土含量高,敏感性矿物丰富,钻井污染不可避免;且在长期开发过程中,水合物分解后地层砂返排无法避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而言,外防砂工艺主要是采用防砂筛管、砾石充填等机械防砂工艺为主,但是机械防砂对于细粉砂地层的适应性欠佳,且对储层产能产生一定影响,制约其在现场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合物储层解堵防砂一体化工艺方法,用于解决由于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合物储层解堵防砂一体化工艺方法,包括裸眼井眼(1)与超细纤维(4),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方法主要包括作业管柱、完井方式和工艺方法,所述裸眼井眼内设置有生产套管(21),所述生产管套(31)端部悬挂有打孔套管(22);所述作业管柱由双管管柱和井下工具组成,所述双管管柱包括设置于裸眼井眼(1)内的外管(31),所述外管(31)内部设置有内管(32),且内管(32)的长度大于外管(31)的长度,所述井下工具包括导流接头(33)、安全接头(34)、投球滑套(35)、空化装置(36)和引鞋(37),所述导流接头(33)安装于外管(32)的端部,所述安全接头(34)、投球滑套(35)、空化装置(36)、引鞋(37)由上至下依次安装于内管(32)的端部,在弱酸性解堵液流向所述空化装置(36)产生大量弱酸性空化泡(361);所述完井方式是指储层井段的生产套管(21)采用打孔套管(22)完井,确保套管内部与储层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所述工艺方法是指在完井方式条件下,步骤一:首先,打开作业管柱与生产套管(21)上的环空井口阀门,通过地面泵组向内管(32)以及内管(32)与外管(31)环空同步注入洗井液洗井,洗井液从内管(32)流经投球滑套(35)的径向通道流入井底,洗井液从内管(32)与外管(31)环空流经导流接头(33)流入井底,井底洗井液从作业管柱与生产套管(21)环空返排出地面;步骤二:利用地面双泵组分别向内管(32)顶替弱酸性解堵液,向内管(32)与外管(31)环空顶替低浓度超细纤维溶液,同时在弱酸性解堵液中投入滑套开启球,当滑套开启球在投球滑套(35)中座封后,内管(32)憋压至一定值后关闭滑套径向通道同时打开轴向通道,弱酸性解堵液流向空化装置(36)而产生大量弱酸性空化泡(361);步骤三:然后,关闭作业管柱与生产套管(21)上的环空井口阀门,继续通过地面双泵组分别向内管(32)以及内管(32)和外管(31)环空泵注弱酸性解堵液以及低浓度超细纤维溶液,弱酸性的空化泡(361)作用于水合物储层后,发生溃灭而产生的微射流冲击以及弱酸性解堵液的溶蚀双重作用下,增加基质区孔隙体积和渗透率,解除近井储层钻井泥浆污染,而低浓度超细纤维溶液在井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振强,申凯翔,于彦江,宁波,周佳维,王英圣,张渴为,于浩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