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887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包括气罐、供水单元、凝液泵、微纳液滴发生器和控制单元,微纳液滴发生器固定于气罐的周向侧壁上,出液口位于气罐内部,供水单元通过供水管与微纳液滴发生器连通,凝液泵固设于气罐的下部外侧壁上,用于将微纳液滴与气体中的颗粒凝结后的凝结液排出,控制单元与供水单元和微纳液滴发生器电性控制连接,用于控制供水单元和微纳液滴发生器单元的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避免了过滤容易堵塞和水洗方法压降大等问题,微纳液滴在气罐中形成的多层“雾帘”滤网,可有效拦截有害颗粒,使得瓦斯气中微小颗粒聚合而形成较大液状颗粒,“雾帘”是快速更新流动的,不会发生堵塞问题。会发生堵塞问题。会发生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炼化企业瓦斯系统的瓦斯气来源比较复杂,有含焦粉的焦化干气,还有含有 H2S、NH3 的其他工艺气体,因此极易造成压缩机及管道堵塞及结盐,致使压缩机不能长周期运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需要停车对压缩机及管道进行清洗,致使大量的瓦斯气体排入火炬造成浪费,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瓦斯气的回收和再利用是节能和减排的重要要求之一,瓦斯气需净化后再利用。
[0003]瓦斯气一般的净化方法是过滤和水洗两种。过滤是通过滤网来阻挡固体颗粒,但因瓦斯气中杂志含量高、存在胶状杂质等,过滤器堵塞很快,反冲洗效果差,通过一操一备过滤方式,存在切换频繁等问题。水洗可较为彻底地净化瓦斯气,但耗水量大且阻力降大,使得瓦斯气回收系统频繁报警和连锁,影响系统稳定长周期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通过微纳液滴发生器产生微纳米液滴,由于微纳液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气体中的固体颗粒成分,使得固体杂质通过聚合而形成较大液状颗粒,大液状颗粒克服气体浮力而快速沉降到气罐的底部,通过凝液泵抽出,从而达到净化瓦斯气,分离有害固固体杂质颗粒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包括气罐、供水单元、凝液泵、微纳液滴发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微纳液滴发生器固定于气罐的周向侧壁上,出液口位于气罐内部,所述供水单元通过供水管与微纳液滴发生器连通,在气罐的下部外侧壁上开设有凝结液出口,在所述凝结液出口的外侧连接有凝结液储存罐,所述凝结液储存罐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凝液泵位于排水管上,用于将微纳液滴与气体中的颗粒凝结后的凝结液排出,所述控制单元与供水单元电性控制连接,用于控制供水单元的运行,实现微纳液滴发生器产生水雾。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供水单元为恒压供水单元,包括进液管、出液管、稳压罐和水泵,所述水泵和稳压罐均固定于安装底座上,进液管、水泵和稳压罐的进水口依次连通,稳压罐的出水口与出液管连通,水泵与控制单元电性控制连接。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稳压罐的下部设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供水单元的出液压力为0.4~0.8 MPa。
[0010]进一步的,所述微纳液滴发生器包括多组喷嘴,多组喷嘴在气罐进气口和气罐出气口之间沿气罐轴向依次间隔分布,且位于气罐中心横剖面上方的气罐周向侧壁上,每组
喷嘴包括多个喷嘴,每组喷嘴中多个喷嘴的中心轴线位于气罐的一个纵剖面上,每个喷嘴通过支架支撑与气罐周向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喷嘴的进液口与供液管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喷孔直径为0.1~0.5mm。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气罐的内部设有与其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的凝结板,所述凝结板位于气罐出气口的正下方,固定与气罐下部内侧壁上。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气罐出气口的外侧连接有出气管,在出气管的进气口与气罐出气口之间设有除沫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为控制柜或防爆操作柱中的一种,控制单元与分布式控制系统电信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避免了过滤容易堵塞和水洗方法压降大等问题,微纳液滴在气罐中形成的多层“雾帘”滤网,可有效拦截有害颗粒,使得瓦斯气中微小颗粒聚合而形成较大液状颗粒,“雾帘”是快速更新流动的,不会发生堵塞问题。而与水洗净化相比,由于微纳液滴是高度分散相,瓦斯气通过产生的阻力小,压力波动经过计算可控制在5mm水柱范围内。因此,加装了该系统后,不会对原有系统的压力降产生较大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的主视方向纵剖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气罐部分的侧视方向纵剖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供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

气罐,21

进液管,22

出液管,23

稳压罐,24

水泵,3

凝液泵,4

喷嘴,5

控制单元,6

供水管,7

凝结液储存罐,8

排水管,9

排空管道,10

排空阀,11

支架支撑,12

凝结板,13

除沫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包括气罐1、供水单元、凝液泵3、微纳液滴发生器和控制单元5,所述微纳液滴发生器固定于气罐1的周向侧壁上,出液口位于气罐1内部,所述供水单元通过供水管6与微纳液滴发生器连通,在气罐1的下部外侧壁上开设有凝结液出口,在所述凝结液出口的外侧连接有凝结液储存罐7,所述凝结液储存罐7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水管8,所述凝液泵3位于排水管8上,用于将微纳液滴与气体中的颗粒凝结后的凝结液排出,所述供水单元为恒压供水单元,包括进液管21、出液管22、稳压罐23和水泵24,所述水泵24和稳压罐23均固定于安装底座25上,进液管21、水泵24和稳压罐23的进水口依次连通,稳压罐23的出水口与出液管22连通,水泵24与控制单元5电性控制连接,用于控制供水单元的运行,实现微纳液滴发生器产生水雾,在所述稳压罐23的下部设有排空管道9,排空管道9上设有排空阀10;在所述气罐1的内部设有与其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的凝结板12,所述凝结板12位于气罐出气口101的正下方,固定于气罐1下部内侧壁上;在所述气罐出气口101的外侧连接有出气管(图中未标出),在出气管的进气口与气罐出
气口之间设有除沫器13。
[0022]所述微纳液滴发生器包括多组喷嘴,多组喷嘴在气罐进气口和气罐出气口之间沿气罐1轴向依次间隔分布,且位于气罐1中心横剖面上方的气罐1周向侧壁上,每组喷嘴包括多个喷嘴4,每组喷嘴中多个喷嘴4的中心轴线位于气罐1的一个纵剖面上,每个喷嘴4通过支架支撑11与气罐1的周向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喷嘴1的进液口与供水管连通,喷嘴4的喷孔直径为0.1~0.5mm。
[0023]所述控制单元5为控制柜或防爆操作柱中的一种,控制单元可按照防护等级要求进行设计,以满足电力、信号的要求,也可根据需要,将控制信号接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0024]微纳液滴发生器设置在气罐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罐、供水单元、凝液泵、微纳液滴发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微纳液滴发生器固定于气罐的周向侧壁上,出液口位于气罐内部,所述供水单元通过供水管与微纳液滴发生器连通,在气罐的下部外侧壁上开设有凝结液出口,在所述凝结液出口的外侧连接有凝结液储存罐,所述凝结液储存罐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凝液泵位于排水管上,用于将微纳液滴与气体中的颗粒凝结后的凝结液排出,所述控制单元与供水单元电性控制连接,用于控制供水单元的运行,实现微纳液滴发生器产生水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为恒压供水单元,包括进液管、出液管、稳压罐和水泵,所述水泵和稳压罐均固定于安装底座上,进液管、水泵和稳压罐的进水口依次连通,稳压罐的出水口与出液管连通,水泵与控制单元电性控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压罐的下部设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微纳液滴水雾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的出液压力为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润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润泽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