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885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包括高压风机,供风总管的一端与高压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多个电解槽槽壳两侧的供风支管连接,供风总管与供风支管间设有电动蝶阀;每个电解槽槽壳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供风支管,供风支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吹管;所述补风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电动蝶阀、高压风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中,位于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上的传感器与电解槽槽壳外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供风支管分组对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炉帮的形成,确保电解槽指标的稳定和电解槽的平稳运行。解槽指标的稳定和电解槽的平稳运行。解槽指标的稳定和电解槽的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铝电解设备槽周围通风
,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解槽容量的不断增大,电解槽散热量也随之加大。槽周围母线温度升高,电阻加大,母线压降增加,电耗增加。如果电解槽散热不佳,炉帮很难形成。好的炉帮,能起到电解槽的保温,降低电解槽的热损,减少能量的输入,降低电压,能减少侧部水平电流的走向,降低电流空耗,电解槽的生产应紧紧围绕炉帮的变化进行参数调整,确保指标的稳定和电解槽的平稳运行。因此,电解槽槽周围的通风降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为达到通风降温目的,有的在电解槽周围设通风箱结构,在通风箱内的槽壳上焊有散热片,但其通风效果并不好,根本达不到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有利于炉帮的形成,确保电解槽指标的稳定和电解槽的平稳运行。
[0004]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包括高压风机,供风总管的一端与高压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多个电解槽槽壳两侧的供风支管连接,供风总管与供风支管间设有电动蝶阀;每个电解槽槽壳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供风支管,供风支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吹管;所述补风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电动蝶阀、高压风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05]电解槽槽壳每侧的供风支管均包括两个支路,分别设置在电解槽槽壳外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0006]所述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中,位于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上的传感器与电解槽槽壳外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供风支管分组对应布置,位于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的温度传感器与同侧的位于电解槽槽壳外部的上半部分的供风支管的电动蝶阀相对应,位于槽周围母线上的温度传感器与同侧的位于电解槽槽壳外部的下半部分的供风支管的电动蝶阀相对应。
[0007]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每侧设置有一组温度传感器,每组温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电解槽槽壳两侧的母线上每侧均设置有一组温度传感器,每组温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
[0008]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负责控制风机的同时,接受温度传感器发来的信号,并能对对应的电动蝶阀发出开、关信号。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提供的槽周围补风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槽周围母线运行温度,降低母线压降,可有效降低母线能耗。
[0011](2)本技术提供的槽周围补风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解槽槽壳侧上部的温度,
加速炉帮形成,确保电解槽指标的稳定和电解槽的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槽周围补风系统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槽周围补风系统的控制关系示意图;
[0014]其中,
[0015]1‑
高压风机,2

母线,3

电动蝶阀,4

喷吹管,5

供风支管,6

电解槽槽壳,7

温度传感器,8

供风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作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包括高压风机1,供风总管8的一端与高压风机1连接,另一端与多个电解槽槽壳6两侧的供风支管5连接,供风总管8与供风支管5间设有电动蝶阀3,将所有供风支管5上的电动蝶阀3命名为1#电动蝶阀、2#电动蝶阀、......、n#电动蝶阀,本实施例中共包括三个电解槽,因此n为12;每个电解槽槽壳6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供风支管5,供风支管5上设置有若干喷吹管4;每侧的供风支管5均包括两个支路,分别设置在电解槽槽壳6外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安装于下半部分的供风支管5主要用于对槽周围母线系统进行降温,降低母线2能耗;安装于槽周围下半部分的供风支管5主要用于对槽壳偏上部进行降温,有利于炉帮的形成,确保电解槽指标的稳定和电解槽的平稳运行。
[0018]所述电解槽槽壳6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2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能对母线2和电解槽的侧上部进行测温,其中电解槽槽壳6的侧上部每侧设置有一组温度传感器,每组温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7,本实施例中电解槽槽壳6的侧上部每侧设置的一组温度传感器中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7;电解槽槽壳6两侧的母线2上每侧均设置有一组温度传感器,每组温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7,本实施例中电解槽槽壳6两侧的母线2上每侧设置的一组温度传感器中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7;将所有组温度传感器分别命名为1#组温度传感器、2#组温度传感器、......、n#组温度传感器,本实施例中n为12。其中,位于电解槽槽壳6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2上的传感器与电解槽槽壳6外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供风支管5分组对应布置,位于电解槽槽壳6的侧上部的温度传感器7与同侧的位于电解槽槽壳6外部的上半部分的供风支管5的电动蝶阀3相对应,位于槽周围母线2上的温度传感器7与同侧的位于电解槽槽壳6外部的下半部分的供风支管5的电动蝶阀3相对应,即1#电动蝶阀、2#电动蝶阀、......、n#电动蝶阀分别对应1#组温度传感器、2#组温度传感器、......、n#组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传感器7能够对对应的供风支管5供风状况进行检测。
[0019]所述补风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高压风机1、所有温度传感器7、电动蝶阀3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负责控制风机的同时,接受温度传感器7发来的信号,并能对对应的电动蝶阀3发出开、关信号,如图2所示。预先在控制系统中设定好温度设定值,当每组温度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7检测并传递给控制系统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关闭对应的电动蝶阀3;当每组温度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7检测并传递给控制系统
的温度值高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打开对应的电动蝶阀3,为供风支管5供风,达到定点降温冷却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风机,供风总管的一端与高压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多个电解槽槽壳两侧的供风支管连接,供风总管与供风支管间设有电动蝶阀;每个电解槽槽壳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供风支管,供风支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吹管;所述补风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电动蝶阀、高压风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解槽槽壳每侧的供风支管均包括两个支路,分别设置在电解槽槽壳外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电解槽槽周围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中,位于电解槽槽壳的侧上部及槽周围母线上的传感器与电解槽槽壳外部的上半部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永军刘总兵吴俊龙刘靖班允刚李扬杨晓玲曾勇朱昌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