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组件、操作面板和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81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一种操作面板和一种电器设备,其中,按键组件包括:基座;键帽,活动地设于基座,按键能够沿朝向和背离基座的方向运动;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位于键帽与基座之间,任一第一弹性件位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内;在键帽被朝向基座的方向按压之后,第一弹性件能够推动键帽朝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以恢复初始位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使得第一弹性件不再占用额外的空间,进而能够减小按键组件的整体体积,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并且能够通过键帽对第一弹性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延长第一弹性件的使用寿命。延长第一弹性件的使用寿命。延长第一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组件、操作面板和电器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键组件、一种操作面板和一种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按键组件,通常在键帽下方没有设置能够使键帽回弹的结构,或者将弹性结构设置在键帽的侧方,即弹性结构伸出键帽在基座的投影范围之外,从而导致弹性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较大,进而导致按键组件整体的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按键组件。
[0005]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操作面板。
[0006]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
[0007]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按键组件,包括:基座;键帽,活动地设于基座,按键能够沿朝向和背离基座的方向运动;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位于键帽与基座之间,任一第一弹性件位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内;在键帽被朝向基座的方向按压之后,第一弹性件能够推动键帽朝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以恢复初始位置。
[0008]本技术提出的按键组件包括基座和键帽,其中键帽活动地设于基座,在键帽受到外力按压的情况下,键帽能够朝向基座运动,而在外力撤销之后,键帽能够回弹至初始位置,如此,可以保证按键组件中的键帽在自由状态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初始位置,以便于用户使用,并能够保持按键组件的外观较为美观。
[0009]进一步地,为了使键帽能够在不受到外力按压的情况下自动回弹,在按键组件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能够使键帽在被按压后自动回弹。具体地,第一弹性件位于键帽与基座之间,在键帽受到外力按压之后,键帽沿朝向基座的方向运动,而由于第一弹性件位于键帽与基座之间,此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进而使得第一弹性件产生推动键帽复位的趋势。在施加于键帽的外力撤除之后,由于第一弹性件具有恢复原始状态的趋势,第一弹性件推动键帽沿背离基座的方向运动,如此,使得键帽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的推动下恢复至原始位置,使键帽能够自动复位。
[0010]进一步地,为了减小第一弹性件所占用的空间,减小按键组件整体的体积,以及为了使按键组件的整体保持美观,将任一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内。可理解地,按键组件通常设置于电器设备中,若将第一弹性件伸出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之外,则容易导致第一弹性件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而导致按键组件整体的体积较大,不利于电器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另一方面,若将第一弹性件伸出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之外,那么第一弹性件则会长时间暴露于键帽与基座之外,使得第一弹性件的老化速度加快,
使用寿命缩短。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本技术所提出的按键组件,将任一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之内,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不再占用额外的空间,进而能够减小按键组件的整体体积,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并且,由于第一弹性件位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之内,即第一弹性件没有伸出键帽在基座上的覆盖范围,从而使得键帽能够对第一弹性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进而能够通过键帽阻挡部分外界的光照或烟气对第一弹性件造成的损伤,延长第一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0011]通过在按键组件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可通过第一弹性件对键帽的推动作用,使得键帽在被按压之后能够自动复位。并且,通过将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键帽在基座上的投影范围之内,一方面使得第一弹性件不再占用额外的空间,进而能够减小按键组件的整体体积,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键帽对第一弹性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进而能够通过键帽阻挡部分外界的光照或烟气对第一弹性件造成的损伤,延长第一弹性件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使按键组件的整体保持美观。
[0012]根据本技术上述的按键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一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键帽和基座固定相连。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弹性件与键帽和基座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具体地,任一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键帽和基座固定相连,也即,在键帽刚刚受力沿朝向基座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即能够产生相应的变形量,如此,使得第一弹性件能够随着键帽的移动同步产生变形量,使第一弹性件能够更加及时地对键帽进行推动以使其复位。
[0015]通过将任一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键帽和基座固定相连,从而能够使第一弹性件能够随着键帽的移动同步产生变形量,使第一弹性件能够更加及时地对键帽进行推动以使其复位。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一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支撑筋,分别与基座和所述键帽相连;连接筋,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筋相连,任一支撑筋与连接筋之间具有夹角;在第一弹性件受到压缩的情况下,夹角的角度变小,在第一弹性件推动键帽朝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夹角的角度变大。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弹性件的结构进行具体限定,任一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支撑筋和连接筋,其中,两个支撑筋分别与基座和键帽相连,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筋相连,任一支撑筋与连接筋之间具有夹角。可选地,两个支撑筋朝相向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任一支撑筋的端点位于连接筋的延伸的长度范围内,以减小第一弹性件的整体长度,使其可适用于长度较短的键帽。可理解地,在两个支撑筋朝相向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任一支撑筋与连接筋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8]进一步地,由于任一支撑筋与连接筋之间具有夹角,从而在第一弹簧受到压力被压缩的情况下,通过夹角的改变使第一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弹性。
[0019]具体地,在第一弹性件受到压缩的情况下,夹角的角度变小,此时,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产生恢复原始形状的趋势,第一弹性件对键帽产生向上的推力。进一步地,在施加于键帽上的外力撤销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弹性件具有恢复原始形状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能够推动键帽朝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在第一弹性件推动
键帽朝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夹角的角度变大,直至夹角的角度恢复至原始角度,第一弹性件的形状恢复为原始形状,此时键帽在第一弹性件的推动下复位。
[0020]通过在任一第一弹性件中设置两个分别与基座和键帽连接的支撑筋,和与两个支撑筋分别相连的连接筋,从而使两个支撑筋和连接筋共同构成类似于“Z”形的弹性件,使得第一弹性件在受到压力时,连接筋与支撑筋所构成的夹角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并能够推动键帽朝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键帽复位。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按键组件还包括:支撑杆,位于基座与键帽之间,键帽能够带动支撑杆相对于基座运动。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对键帽进行支撑定位,在按键组件中还设置了支撑杆,具体地,支撑杆位于基座与键帽之间,在键帽朝向基座运动的情况下,键帽能够推动支撑杆朝向基座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键帽,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按键能够沿朝向和背离所述基座的方向运动;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键帽与所述基座之间,任一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键帽在所述基座上的投影范围内;在所述键帽被朝向所述基座的方向按压之后,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键帽朝背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以恢复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键帽和所述基座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支撑筋,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键帽相连;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筋相连,任一所述支撑筋与所述连接筋之间具有夹角;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受到压缩的情况下,所述夹角的角度变小,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键帽朝背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夹角的角度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支撑杆,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键帽之间,所述键帽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或所述键帽设有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键帽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杆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和/或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键帽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熊刘朝晖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