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60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升压站,包括支撑组块、转接组块及平台组块。支撑组块的底部固定设于海底。转接组块设于所述支撑组块的顶部,所述转接组块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组块的顶部相适配连接,所述转接组块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转接组块的底部面积。平台组块的底部与所述转接组块的顶部适配连接,所述平台组块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平台组块的底部面积。上述海上升压站通过转接组块,实现对较大面积的平台组块的支撑,并且避免较多的复杂的对接操作,即可实现对较大容量的升压站的支撑,便于实施操作,降低成本。低成本。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上升压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行业
,特别涉及一种大容量的海上升压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已达1000MW,上部组块重量多在4000吨以上,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更远,水深更深,容量也更大,升压站作为海上风机与电网连接的关键设施,其单体容量和重量也越来越大。
[0003]海上升压站通常包括下部组块及上部组块两部分组成。下部组块用于支撑海上平台部分,海上的上部组块用于承载较大容量的海上升压站。对于较大容量的海上升压站,其所需要的上部组块的承载面积及承重量均较大,则下部组块对应固定在海底的管桩数量也需要相应增加。对于海底的管桩的安装,随着管桩数量的增加施工变得复杂,成本也会增加。因此,传统的海上升压站对于大容量的承载需求的时候,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并且成本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施工,成本较低的海上升压站。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海上升压站,包括:
[0007]支撑组块,所述支撑组块的底部固定设于海底;
[0008]转接组块,设于所述支撑组块的顶部,所述转接组块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组块的顶部相适配连接,所述转接组块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转接组块的底部面积;
[0009]平台组块,用于承载升压站,所述平台组块的底部与所述转接组块的顶部适配连接,所述平台组块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平台组块的底部面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块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立柱,所述平台组块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平台柱,多个所述平台柱的分布面积大于多个所述立柱的分布面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柱的数量大于所述立柱的数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组块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转接柱,所述转接柱与所述立柱对接,所述立柱支撑所述转接柱。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组块还包括第一水平支撑层及第二水平支撑层,所述第一水平支撑层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层之间设有多个斜撑,所述斜撑及所述转接柱支撑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层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层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组块包括多个平台,所述平台之间相互拼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平台的相邻处分别设置接线盒,所述接线盒之间通过跨接电缆电连接。
[0015]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平台包括多层间隔设置的甲板层,多个所述甲板层包括第一甲板层及第二甲板层,所述第一甲板层位于所述平台组块的底部,所述第二甲板层位于所
述平台组块的顶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甲板层用于布置公共设施,所述第二甲板层用于布置变压设备,所述第一甲板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甲板层的面积。
[0017]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平台的所述第二甲板层于相互连接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用于安装控制保护室模块。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甲板层的外侧设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远离所述连接区,且所述散热区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区为露天。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海上升压站,能够对4000吨以上的大容量的升压站进行支撑。通过转接组块的转接作用,避免转接组块与支撑组块之间较为复杂的对应操作,同时扩大了转接组块的顶部面积。则转接组块的顶部支撑面积较大,则能够承载较大面积的平台组块。并且,平台组块用于支撑升压站的顶部面积也相对增大,从而可以实现对较大容量的升压站的支撑,便于实施操作,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海上升压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所示的平台组块的第一甲板层的结构分布图。
[0023]图3是图1所示的平台组块的第二甲板层的结构分布图。
[0024]图4是图1所示的平台组块的电缆跨接模块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支撑组块;111、立柱;113、水平导管;115、斜导管;12、转接组块;121、第一水平支撑层;122、第二水平支撑层;123、转接柱;124、斜撑;13、平台组块;130、平台柱;14、梯道;15、通道;
[0026]131、第一平台;1311、第一甲板层;1312、第二甲板层;1313、细水雾模块;1315、第一主变压器模块;1316、第一GIS模块;1316a、第一高压GIS模块;1316b、第一低压GIS模块;1317、第一控制保护室模块;1318、蓄电池模块;1319、第一散热模块;131a、第一连接区;131c、第一动力电缆接线盒;131e、第一信号及控制电缆接线盒;131f、第一平台设备监测控制模块;
[0027]132、第二平台;1320、油罐模块;1321、第一甲板层;1322、第二甲板层;1323、生活用水模块;1324、储藏室及工作休息室模块;1325、第二主变压器模块;1326、第二GIS模块;1326a、第二高压GIS模块;1326b、第二低压GIS模块;1327、第二控制保护室模块;1328、柴发及应急配电设备模块;1329、第二散热模块;132a、第二连接区;132b、低压配电设备模块;132c、动力电缆接线盒及信号;132e、控制电缆接线盒;132f、第二平台设备监测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海上升压站由于总重量大,目前一般采用模块式安装、整体式安装及浮托式安装。其中,模块式安装,主要是将升压站划分成多个不同模块,如变压器模块、高压模块、低压模块、控制保护室模块等,各模块于陆地上单独完成安装调试后,再分别运输到现场,进行起吊安装连接。
[0032]整体式安装,主要是将升压站的上部组块作为整体,在陆地上焊接制造拼装,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后再将整体升压站运输到现场,借助大型海上起重船进行安装。整体式安装模式对海上吊装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块,所述支撑组块的底部固定设于海底;转接组块,设于所述支撑组块的顶部,所述转接组块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组块的顶部相适配连接,所述转接组块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转接组块的底部面积;平台组块,用于承载升压站,所述平台组块的底部与所述转接组块的顶部适配连接,所述平台组块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平台组块的底部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块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立柱,所述平台组块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平台柱,多个所述平台柱的分布面积大于多个所述立柱的分布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柱的数量大于所述立柱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块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转接柱,所述转接柱与所述立柱对接,所述立柱支撑所述转接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块还包括第一水平支撑层及第二水平支撑层,所述第一水平支撑层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层之间设有多个斜撑,所述斜撑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强刘静郭秋月李飞云李东陈奎英宋述占侯伟平夏广印许莲王海东房建力王如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能海洋工程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海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