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墨结构和马克笔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857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供墨结构和马克笔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书写绘图器具技术领域,供墨结构包括笔头和笔座,笔座的材质为硬质非渗透性材料,笔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有墨水通道连通,笔头设于第一安装部处,笔头穿过墨水通道插入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装设有相互连通的墨水分配体和墨瓶,笔头和墨水分配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马克笔尺寸过大、补墨或换墨不便、笔头易损且容易脏污手指、渗墨或漏墨、笔管被墨水沾染不能再利用、出墨速率不能适应不同笔头材质、持续书写时间较短、墨水残留较多、笔管握持不适或外观造型单一等问题;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尤为适用于双头马克笔和各种笔头。头。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墨结构和马克笔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书写绘图器具
,具体涉及供墨结构和马克笔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市售马克笔或水彩笔均包含供墨结构,供墨结构为笔头输送墨水,供墨结构的设计优劣影响着书写效果,然而对于供墨结构的研究并不充分,现有供墨结构由吸附式含墨笔芯或墨瓶与笔头直接相连,如中国技术CN2908182Y,出墨速率难以控制或预先设置,对于特定的笔头,出墨过快或过慢均能明显被用户在书写或绘图过程中感知而降低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特别是专业从事绘图工作的用户,对于马克笔的书写体验要求更高。
[0003]多数马克笔为解决供墨难题增加了笔的外形尺寸以容纳更多的墨水和粗大的传统供墨结构,笔管外径可能达到25mm以上,不便于随身携带及续墨,过粗的笔管在手握书写时多有不便,且不符合人体工学,不适合长时间手握使用,笔管多为圆柱形或方柱形,受限于直径尺寸不能设计成适合手握的外形,手握更加不舒服;由于受限于供墨结构的性能从而限制了笔头材质的选用;含墨笔芯或墨瓶装在笔管内在储存、个人携带或运输期间均可能因为环境温湿变化或振动而发生漏墨渗墨,例如环境升温导致的墨水和气体膨胀,日常使用中笔芯类的供墨结构会有墨水渗出并沾染笔管内壁,因此也不宜取出笔芯,不能通过更换供墨结构实现笔管的重复利用;另外,笔内墨水用尽后补墨操作十分不便,通常需要取下笔头才可向笔芯或墨瓶内加入墨水,容易脏污手指,且易导致笔头损坏;且不便于更换笔芯或墨瓶,如果是双头马克笔,笔管中只有一个笔芯,或者即使有两个笔芯也会因为倒置而影响其中一个笔头的书写效果,书写或划线持续时间短,而如果采用两个墨瓶供墨仍未解决控制出墨速率的问题;笔芯对于墨水的吸附力导致墨水利用率较低,余墨无法流出。目前,行业内没有较好办法解决上述一种或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马克笔尺寸过大、补墨或换墨不便、笔头易损且容易脏污手指、渗墨或漏墨、笔管被墨水沾染不能再利用、出墨速率不能适应不同笔头、持续书写时间较短、笔管握持不适、墨水利用率较低、笔管外观设计自由度小或外观造型单一等问题的供墨结构和马克笔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供墨结构包括笔头和笔座,所述笔座的材质为硬质非渗透性材料,所述笔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有墨水通道连通,所述笔头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处,所述笔头穿过所述墨水通道插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装设有相互连通的墨水分配体和墨瓶,所述笔头和所述墨水分配体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容积,所述墨水通道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墨水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的截面积。该设计考虑了墨水通道的控流功能,也使得第二安装部内的墨水分配体的端面并非与墨水通道全面接触,同时也限制
了墨水分配体的位置,笔头外形尺寸小于墨水分配体的尺寸,使得墨水分配体可提供的最大供墨速率大于笔头的出墨速率,允许对供墨结构的整体出墨速率进行设计和调整。
[0007]可选地,所述墨水分配体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内,所述墨水分配体靠近所述墨水通道,所述墨水分配体通过调节阀与所述墨瓶连接,所述调节阀导通所述墨水分配体和所述墨瓶,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紧密连接,所述调节阀覆盖所述墨水分配体的端面。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中安装有所述笔头,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均为内小外大,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中轴线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中轴线相互重合或平行。
[0009]可选地,所述墨水分配体包含相邻的墨水输出区和气体流通区,所述墨水输出区和所述气体流通区均延伸至所述墨水通道入口旁,所述墨水输出区的材料紧密度大于所述气体流通区的材料紧密度,所述墨水输出区和所述气体流通区均与调节阀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调节阀具有至少一个墨水孔和至少一个气孔,所述墨水孔与所述墨水输出区连接,所述气孔与所述气体流通区连接,所述墨水孔和所述气孔均与所述墨瓶连通,所述墨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笔头和所述墨水分配体的墨水输出区连接,所述气体流通区与所述墨水通道连通,所述气体流通区围绕所述墨水输出区。
[0012]可选地,所述调节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的安装孔内,所述调节阀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内壁面紧密连接,所述调节阀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内分隔出靠近所述墨水通道的容置空间,所述墨水分配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0013]可选地,所述墨瓶具有瓶接口,所述瓶接口上设有封口膜,所述墨瓶的瓶接口与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墨瓶的瓶接口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紧密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马克笔,包括笔管和所述的供墨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笔管与所述笔座连接,所述笔管内部为非圆柱体,所述墨瓶位于所述笔管之中,所述墨瓶与所述笔管内壁接触。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墨瓶均与所述笔管内壁贴近或抵靠。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马克笔制造方法,包括在笔座的第一安装部上安装笔头使得笔头穿过墨水通道插入笔座的第二安装部,在笔座的第二安装部上安装墨水分配体,在墨水分配体中注入墨水直到笔头被墨水完全浸润,将墨瓶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得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供墨结构,将所述供墨结构与笔管连接。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独创的墨水分配体同时具有储存部分墨水、向笔头输送墨水和调节出墨速率的功能,以笔头、墨水分配体和墨瓶为主要结构形成的墨水输送通道具有出墨速率可预设调整、墨水利用率更高、体积更小、可独立稳定供墨、书写流畅、画线距离更长和持续书写时间更长的优点;
[0020](2)笔座提供了容纳墨水分配体的安装孔,笔座可同时固定安装墨瓶,作为供墨结构中的载体,避免了漏墨,墨水不会接触笔管,笔管不受墨水影响,可重复利用;墨水分配体的气体流通区和安装孔内容置空间借助墨水通道实现了气相平衡,预留膨胀间隙且容置空间内墨水和气体较少,大大降低了渗墨概率;
[0021](3)笔座和笔管可拆卸连接,拆下笔座即可整体取出供墨结构,然后就可取下墨水用尽的墨瓶,可以向墨瓶内补充墨水,也可以更换一个新的同色墨瓶,拆装方便,补墨或换墨瓶均不必接触笔头,洁净卫生,用户体验更佳,笔头寿命得以延长;
[0022](4)因为提高了墨水利用率且出墨速率对应于笔头特点,用墨节省,墨瓶和墨水分配体的尺寸均可缩小,使得笔管更细,可在笔管上设计复合人体工学的结构以适于握持,便于随身携带,辨识度也更高,适配于各种包装,对于需要使用多种颜色或整套马克笔的设计师来说,产品体积更小,商业上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3](5)调节阀与墨水分配体配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供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头和笔座,所述笔座的材质为硬质非渗透性材料,所述笔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有墨水通道连通,所述笔头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处,所述笔头穿过所述墨水通道插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装设有相互连通的墨水分配体和墨瓶,所述笔头和所述墨水分配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容积,所述墨水通道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墨水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的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墨结构,所述墨水分配体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内,所述墨水分配体靠近所述墨水通道,所述墨水分配体通过调节阀与所述墨瓶连接,所述调节阀导通所述墨水分配体和所述墨瓶,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紧密连接,所述调节阀覆盖所述墨水分配体的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墨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中安装有所述笔头,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均为内小外大,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中轴线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中轴线相互重合或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供墨结构,所述墨水分配体包含相邻的墨水输出区和气体流通区,所述墨水输出区和所述气体流通区均延伸至所述墨水通道入口旁,所述墨水输出区的材料紧密度大于所述气体流通区的材料紧密度,所述墨水输出区和所述气体流通区均与调节阀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墨结构,所述调节阀具有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叶元袁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米娅嗨米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