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52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混棉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料板,所述机身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表面插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轴心处插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表面插接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装置经过多次混合,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每一道步骤都存在混合的作用,提高的混合棉的匀称程度,以及混合效率,同时提高了出棉时的速度。同时提高了出棉时的速度。同时提高了出棉时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棉机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混棉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纺织业的发展,为满足情况的需求,同时为了提高纺织布的性能和质量,需要将不同的棉和纤维混合,以此来生产出,性能更加好的布料,混合棉和纤维需要用到一种混棉机。
[0003]根据中国专利CN109735969B中所提到的一种新型混棉机,虽然该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的混棉机主体和用于对混棉机主体产生的飞花进行清理的除尘装置;所述混棉机主体包括芯轴、混合滚筒和外筒,所述芯轴沿横向延伸,且两端均固定设置在侧架上;所述混合滚筒同轴套设在芯轴外且与芯轴构成转动配合,混合滚筒由第一电机驱动,混合滚筒内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外筒的底部通过底架固定设置底盘上,且外筒同轴套设在混合滚筒的周侧外并与混合滚筒构成转动配合,所述混棉机主体的进料口位于外筒的顶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混棉机主体对各种纤维混合的均匀度,混合效果极好。
[0004]但是加工过程中混合次数太少,仍不能更稳定提高混合效果,棉和纤维需要多次的撕扯搅拌混合才能达到均匀的混合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混棉机,具有多次混合搅拌快速出料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混棉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料板,所述机身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表面插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轴心处插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表面插接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表面插接有第五传动轮,所述第五传动轮传动连接有第六传动轮,所述机身的一侧插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七传动轮,所述第七传动轮传动连接有第八传动轮,所述机身的一侧插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传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机身的一侧插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料辊,所述机身的正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机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垫。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装置同时放入不同的原料,开棉混合提高混合效率。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表面均固定有开棉辊,所述开棉辊的表面设置有开棉刺。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料通过转动撕扯开,提高混合均匀程度。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有第四传动轮和第六传动轮的轴心处均插接有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进料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料往里送,增加同时开棉的效率。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七传动轮的轴心处插接有运输杆,所述运输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运输辊,所述第一运输辊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运输带,所述第一运输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运输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后的棉送往混棉辊。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八传动轮的轴心处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开过的棉进行搅拌进行第一步混合,同时提高棉在机器内部的加工速度和出料速度。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轴心处均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混棉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棉在装置内部进行最后一步混合,使棉混合的更加均匀。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齿轮的轴心处插接有运输杆,所述运输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运输辊,所述第三运输辊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运输带,所述第二运输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四运输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运输带上下设置,加大最后一步混合时的棉的密度。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多种原料通过进料口放入机身,第一电机通过带动第一传动杆使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带动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带动进料辊,第一传动杆同时带动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带动第六传动轮,使两个进料辊同时转动向里送料,同时第二传动杆和第一传动杆表面的开棉辊开始工作,之后由混棉辊一边搅拌一边向运输带输送棉,经过第二轮混棉辊的混合,再由出料辊向出料口推送混合后的棉,同时出料辊也具备搅拌混合的作用,同时又提高了出棉速度,本装置经过多次混合,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每一道步骤都存在混合的作用,提高的混合棉的匀称程度,以及混合效率,同时提高了出棉时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机身;2、进料口;3、分料板;4、第一电机;5、第一传动杆; 6、第一传动轮;7、第二传动轮;8、第二传动杆;9、第三传动轮;10、第四传动轮;11、第五传动轮;12、第六传动轮;13、第二电机;14、七传动轮; 15、第八传动轮;16、第三电机;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
轮;19、第三齿轮;20、第四齿轮;21、第四电机;22、出料辊;23、出料口;24、绝缘垫;25、开棉辊;26、进料辊;27、第一运输辊;28、第一运输带;29、第二运输辊;30、搅拌辊;31、混棉辊;32、第三运输辊;33、第二运输带;34、第四运输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参照图1

4,一种高效混棉机,包括机身1,机身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机身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料板3,机身1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5,第一传动杆5的表面插接有第一传动轮6,第一传动轮6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7,第二传动轮7的轴心处插接有第二传动杆8,第二传动杆8的表面插接有第三传动轮9,第三传动轮9传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轮10,第一传动杆5的表面插接有第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棉机,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机身(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料板(3),所述机身(1)的一侧插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5),所述第一传动杆(5)的表面插接有第一传动轮(6),所述第一传动轮(6)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7),所述第二传动轮(7)的轴心处插接有第二传动杆(8),所述第二传动杆(8)的表面插接有第三传动轮(9),所述第三传动轮(9)传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轮(10),所述第一传动杆(5)的表面插接有第五传动轮(11),所述第五传动轮(11)传动连接有第六传动轮(12),所述机身(1)的一侧插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七传动轮(14),所述第七传动轮(14)传动连接有第八传动轮(15),所述机身(1)的一侧插接有第三电机(16),所述第三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8)和第三齿轮(19),所述第三齿轮(19)传动连接有第四齿轮(20),所述机身(1)的一侧插接有第四电机(21),所述第四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料辊(22),所述机身(1)的正面开设有出料口(23),所述机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垫(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伟华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