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818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包括保温水箱、循环管路、循环水泵、加热器、检测组件和控制板,保温水箱的一端设有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另一端开设有通道出水口和水箱回水口,循环管道的一端与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对应,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通道出水口对应,循环管路设在保温水箱内,循环管路开设有与保温水箱连通的通道入水口,保温水箱内盛装有试验液;通过设置保温水箱、循环管路和循环水泵,实现对人体血管内环境的模拟,并设置检测组件对保温水箱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用于对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的降温速率、升温速率等关键性能的检测及验证,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对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性能检测的空白。空白。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的低温治疗疾病起始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真正科学、系统的应用于临床开始于20世纪中叶在心肺脑手术中用做脑保护治疗,但由于受科学技术限制,原始简单的低温治疗方法有严重的并发症,因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20世纪80 年代以后,医学界研究发现轻度低温(32

35℃,也称亚低温),具有深度低温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此后,医学界再度对低温治疗产生浓厚兴趣,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报告大量涌现。近年来,神经科学发展迅速,病理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尤为深入,因而推动了低温治疗方法与技术的创新。目前,血管内低温技术产品开始陆续应用于临床,对人体器官保护,尤其对急性脑缺血、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已显示突出的疗效。
[0003]然而,目前尚无针对性的实验室检验设备对血管内低温治疗仪进行性能验证与确认,尤其是关键性能的检测,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包括保温水箱、循环管路、循环水泵、加热器、检测组件和控制板,所述保温水箱的一端设有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另一端开设有通道出水口和水箱回水口,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对应,所述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道出水口对应,所述循环管路设在所述保温水箱内,所述循环管路开设有与所述保温水箱连通的通道入水口,所述保温水箱内盛装有试验液;所述循环水泵的吸水端与所述通道出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排水端与所述水箱回水口连通;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保温水箱内的温度及流速,所述控制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包括内外设置的有机玻璃内层和铝塑板外层,所述有机玻璃内层和所述铝塑板外层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铝塑板外层的外侧还粘贴有隔热海绵。
[0008]优选的,所述循环管路的长度为45~50cm,外圆面积为5.5~ 6.5cm2,内圆面积为3.14cm2~4.52cm2,所述循环管路为PC材料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试验液为水甘油溶液。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的容积大于等于8L。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设在所述保温水箱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所述流速传感器的检测端设在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循环水泵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为发热棒,所述发热棒的发热功率为50~ 100W。
[0013]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泵的流速为12~14cm/s。
[0014]优选的,还包括显示屏和温度调节开关,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温度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温度调节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加热器的发热功率,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流速传感器采集的流速值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保温水箱、循环管路和循环水泵,实现对人体血管内环境的模拟,并设置检测组件对保温水箱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用于对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的降温速率、升温速率等关键性能的检测及验证,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对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性能检测的空白。
附图说明
[0016]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7]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A

A截面的示意图。
[0020]其中:保温水箱1、循环管路2、循环水泵3、发热棒4、控制板 5、通道出水口11、通道入水口21、有机玻璃内层111、铝塑板外层 112、保温层113、温度传感器61、流速传感器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2]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参考附图1和2,包括保温水箱1、循环管路2、循环水泵3、加热器、检测组件和控制板5,保温水箱1的一端设有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另一端开设有通道出水口11和水箱回水口,循环管路的一端与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对应,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通道出水口11对应,循环管路2设在保温水箱1内,循环管路2开设有与保温水箱1连通的通道入水口21,保温水箱1内盛装有试验液;循环水泵3的吸水端与通道出水口11 连通,循环水泵3的排水端与水箱回水口连通;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保温水箱1内的温度及流速,控制板5的输出端分别与循环水泵3和加热器电连接,检测组件与控制板5的输入端电连接。
[0023]保温水箱1内盛装满试验液,试验液用于模拟人体血液总量,循环管路2和循环水泵3用于模拟人体血液流动,加热器用于模拟人体产生热量。由此,通过设置保温水箱1、循环管路2和循环水泵3,实现对人体血管内环境的模拟,并设置检测组件对保温水箱1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用于对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的降温速率、升温速率等关键性能的检测及验证,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对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性能检测的空白。
[0024]优选的,参考附图3,保温水箱1包括内外设置的有机玻璃内层 111和铝塑板外层112,有机玻璃内层111和铝塑板外层112之间设有发泡PVC保温层113,铝塑板外层112的外侧还粘贴有隔热海绵。由此,采用5mm厚的有机玻璃内层111,并在有机玻璃内层111和铝塑板外层112之间设置厚度为20mm的发泡PVC保温中间层,确保在30℃以下环境温度中,保温水箱1内液体的温度变化不大于0.5℃ /h,更贴近人体的体温。外侧的外部粘贴隔热海绵,
进一步的减少散热。
[0025]优选的,循环管路2的长度为45~50cm,外圆面积为5.5~6.5cm2,内圆面积为3.14cm2~4.52cm2,循环管路2为PC材料制成。由于人体中心静脉血管的横截面3.14~4.52cm2,由此设置循环管路2的内圆面积与人体中心静脉血管的横截面一致,使得本实施例保温水箱1、循环管路2和循环水泵3模拟的人体血管环境更贴近。由于循环管路 2的长度大于保温水箱1的长度,因此循环管路2具有一弯曲段,以满足循环管路2具有足够的长度。
[0026]优选的,试验液为水甘油溶液。采用水甘油溶液,使得试验液具有冷效应和热效应,具体地,根据人体体重与血液比例,其配制水甘油溶液的体积为8L,水和甘油之比为10:1。
[0027]优选的,保温水箱1的容积大于等于8L。由于保温水箱1内盛装的试验液用于模拟人体血液总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水箱、循环管路、循环水泵、加热器、检测组件和控制板,所述保温水箱的一端设有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另一端开设有通道出水口和水箱回水口,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中心静脉球囊导管进入口对应,所述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道出水口对应,所述循环管路设在所述保温水箱内,所述循环管路开设有与所述保温水箱连通的通道入水口,所述保温水箱内盛装有试验液;所述循环水泵的吸水端与所述通道出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排水端与所述水箱回水口连通;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保温水箱内的温度及流速,所述控制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包括内外设置的有机玻璃内层和铝塑板外层,所述有机玻璃内层和所述铝塑板外层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铝塑板外层的外侧还粘贴有隔热海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的长度为45~50cm,外圆面积为5.5~6.5cm2,内圆面积为3.14cm2~4.52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博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